
前几天在网上又听到网友们翻录的南京知青之歌,
那熟悉的旋律,悲戚的歌声,使我又回到了那个令人
难忘的年代。而歌曲的词曲作者任毅,竟因为这样一
首歌而被判十年,铁窗九年。真是时代的悲哀,也是
知青的悲哀。
那个年代,类似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六九年秋收以后,我们大队的知青都来到兴隆大
队搞秋修,虽然还没到冬天,但在湖区,深秋的寒意
还是很浓的。一天,大队组织我们全体知青到当时安
乡“田园化”的典型——铁路湾大队去参观。现在想
来,我除了记得在那里看到堤旁两行笔直的杨树之外,
再也想不起到底学到了什么。倒是当时发生的一件事,
却让我至今难以忘却。
不知道是因为当时参观的人太多,还是大队根本
就没有做好安排。当我们步行几十里路来到铁路湾时,
已是饥肠辘辘,草草参观了一下,以为有一顿“丰盛”
的午餐在等着我们(其实是不可能丰盛),谁知道根
本就没有午餐。我们几十个人只好赶紧挤到小卖部,
好不容易买了点桃酥,大家分着,一人吃了两个,勉
强充饥。大约下午2·3点钟,一行人坐在堤边,一边
休息一边扯谈。因为中午没吃饭,早上又是吃的天亮
饭,加上湖区的风又大,一位知青顺口说了句,咯真
是“饥寒交迫”哦。谁知这一句自嘲的话传到了一位
带队的大队干部耳中。这位自认为有点文化的大队干
部,当即发表高论(原话记不清了):“怎么能说是
‘饥寒交迫’呢,国际歌里‘饥寒交迫’是说被压迫
的奴隶,我们是新社会,在共产党领导下过的幸福生
活······”并向大队书记作了汇报。第二天,
这位知青就因为这句话,受了两天的惩罚:在别人收
工后,仍一个人在堤上继续干到晚上九点才准休息。
回大队后在全体社员参加的大队会上,大队书记因为
这句话还振振有词的说,“这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要查祖宗十三代······
还算好,因为这位知青平日在生产队表现很好,
加上‘教师’的成分乡下也许还弄不懂算什么阶级,
以后也就没有再继续追究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小题大做,上纲
上线, 人人都生活在紧张之中。可见当时的知青除了
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外,精神压力也是多么大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