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孺子牛兄现在是,看到什么就能写什么,真让我羡慕咧!想起小时侯家父总是说他读书不如我,总是只知道顽劣,如果父亲知道他的“满伢子”现在如此能写,文章这样受欢迎,该多么高兴啊!真要谢谢杨姐劝小良读书,真要谢谢易山妹逼小哥写文章啊!
随缘姐姐读书是没得说的,孺子牛兄,你记得伯父发的那些奖品么?你的基本上是怎么得来得呀?不过,伯父有句话讲得很中肯,他说你天生就是个行伍之人,若不是文革中“黑”的帽子罩着你,倒是个职业军人的好坯子!从原上草姐姐对你的描绘和你自己的这番表述即可证明。
有幸和孺子牛接触过两次,最深的印象是个头魁梧,却毫无霸气,反倒性情温和,尤其善于体贴人、照顾人,递茶倒水等服务都格外主动殷勤,“孺子牛”名符其实!今天读其管闲事一文,才知道这仅仅是他为人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是展示给亲友和好人的。而展示给“不是什么善类”的另一面,却是“他们三个人你还敢动手”。原来“孺子牛”为保护好人也会用“角”、用“蹄”,有斗牛之勇,且霸气十足!
更想不到的是,平日里肯定受到孺子牛百般呵护的牛夫人,竟然在关键时刻“为救老公简直就像一头母老虎”!这除了说明孺子牛对娇妻的爱得到回报之外,还说明牛夫人虽然“常常数落”丈夫爱管事,其实心里早受到了丈夫正义感的感染,不然的话,就不会对付歹徒比牛君“还猛些”。
但是,孺子牛也太过谦虚了。能写出这等感情充沛而又简洁流畅的好文章,居然还在众读者面前腼腆之态可掬。那叫我们如何是好?
淮羽兄,谢谢你对拙文的点评,鼓励,其实我这真的不能算什么文章。因文化底子实在太差,又没受过正规糸统的教育,之所以敢在这高手如林的<湖知网>上凑份热闹,发表一些随想的小文,实在得益于这<湖知网>和许多朋友的帮助,是你们的文章感染了我,使我有想写的冲动,又不断的学习你们的文章,从你们的作品中吸收着营养,才使我慢慢的有所提高,我真要谢谢你们,谢谢这<湖知网>。
我这人正如你文中所说有双重性,和可塑牲,我少年时在文革中看到我父母亲的遭遇,我父亲是一个温文尔雅,滿腹经论的知识份子,一辈子对工作兢兢业业,与人为善,从不高声说一句话的和谒的长者,可在文革中受尽欺凌,迫害。甚至连我父亲的诸多学生中<还受过我父亲的恩惠>有那么一兩个肖小之徒还无中生有,落井下石。看到这殘酷的现实人生,我从此心中有了杆称,对亲朋,我柔情,热情,尽我能力所为,对豺狼,对肖小之徒,我用猎枪,拳头,也敢与之寸土必爭。
隨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也是心平气和了,凡事忍让为先,若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人和事我学会了"避",避不开的換位思考一下,烦燥的情绪自然打了一半折扣了,所以行事的作风与效果也不同于从前了,这便是现在的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