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数07年身处教育界漩涡的人★
2007年12月28日05: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王春秋:军车阅兵的大学校长 9月18日,一位大学校长坐着一辆牌号为“阅兵-001”的越野车,在当地野战军某部政委的陪同下检阅――检阅那些穿着校服、参加军训的新生。山东科技大学校长王春秋由此成为“史上最牛的大学校长”。 网友强烈质疑乘车检阅的必要性和恰当性,有人拿《天龙八部》里的“星宿老怪”做比――在金庸笔下,每逢丁春秋出场,总是排场浩大,门人弟子高呼“德配天地、威震寰宇”云云。 都指名道姓质疑起校长的品格来了,让校方相当委屈。事实上,这张照片正是出自山东科大的官方网站。9月19日,该网站刊出图片新闻:“经过近10天的青春淬火,山东科技大学2007级新生圆满完成了军训任务。” 在校方看来“很正面的事情”在网络世界里一夜间被搞臭,让校方始料不及。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对媒体表示,以上所有仪式都是在军训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乘车可能与学生规模有关”,“网友不应该胡乱联系。” 据《南方都市报》考证,2006年山东科大的军训闭训仪式上也有阅兵车,只不过乘车的是学校的党委书记。而校领导乘车阅兵也非山东科大首创,从中国人民大学到一些民办大学,乘车检阅很常见。 有媒体评论说,阅兵是一种表现军队内军官与士兵间严明的“命令―服从”关系的仪式,这对军队非常正当和必要。但在大学里,校长与老师、校长与学生间都应是平等的关系,校长不是什么官,而是师生的服务者;校长不是行政体制中的上级,而只是一种事务管理者。当校长仿效军队首长那样乘车阅兵,挥手致意那一瞬间,实际上给了人们非常恶劣的官本位刺激。 大学校长应该什么样?前些年高考作文考《诚信》,据某省阅卷小组统计,每四个考生中就有一名提到时任北大副校长的季羡林给新生看行李的故事,这个长得像校工的“老师傅”坐在路边一守就是一个多小时。这或许可以看作准大学生们对大学校园的憧憬。 现实很残酷,当这些孩子写完作文真正走进大学,恐怕就要等着被检阅一个多小时了。
黄文帝:高考状元差点无学可上 如果没有教育部违反自己制定的政策进行“特别协调”,北大不会作出“补录”黄文帝的决定; 如果没有北大的“补录”,黄文帝可能会因为清华的“横刀夺爱”而高考落榜; 如果没有清华的“横刀夺爱”,黄文帝可能会没有任何波折地进入北大。 如果没有这些“如果”,黄文帝不会成为2007年的年度名人;有了这些“如果”,黄文帝险些成了恢复高考30年历史上第一个“失学”的省级状元。 这位重庆市的高考文科状元,本来欲投北大门下,孰料半路杀出清华的招生人员,在清华的“热情”召唤下,放弃填报志愿,等待清华“增加招生名额”的承诺。在重庆本没有文科招生计划的清华,终究没能战胜高考招生的既定规则。 2007年7月18日,北大录取黄文帝,两个中国顶尖学府争抢一个学生的“战斗”画上了句号。但是,从上到下,各类各级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依然硝烟弥漫。 就在黄文帝事件尘埃落定前两天,郑州某媒体就有了这样的报道:同样时间参加了中考,市区的学生已经得知分数一个星期了,郊区县的学生还迟迟拿不到分数。郊区县集体推迟公布中招成绩,只是为了防止市区高中来挖生源。 “掐豌豆尖”,“撇油花”,民间对于生源大战有着各种各样的形象比喻,战争的激烈程度迫使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下令,要求高中不能跨地招生。 人人都爱优秀生,那些非优秀生怎么办?“难道所谓的教育,就是不断抛弃那些差生吗?”有网友这样问。
周常德:跪求学生守纪律 自称不愿生活在别人口水里的周常德,却意外地成为2007年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9月24日《海南经济报》上的一则消息,把这个普通的乡镇中学校长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消息的内容是“校长下跪震惊千余学生”。 被震惊的又岂止是学生!教师节刚刚过去没几天,“校长下跪”这几个字眼就对几千年来的“师道尊严”给予了颠覆性的打击,一时间,舆论哗然。 周常德从2004年开始担任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中学校长,据媒体报道说,他在执教期间一共向学生下跪6次,最近的一次是6月。 “求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那天早操结束后,在全校师生面前,周常德突然双手合拢,双膝跪下,大声呼喊。下跪之前,周常德正在发表例行讲话,并点名批评145班课堂秩序太乱,屡教不改。 旧州镇中学的教师大多不愿对校长下跪之举予以评价,不过有老师表示:“145班自从校长跪后,变得很听话,表现比以前好多了。” 对于下跪,周常德对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没有后悔”,但是,在学校的校务会议上他说,“我以后不想下跪了。”
范谊:向高考开炮
中国从来都不缺少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改革派,范谊就是其中一位。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宣称,应该在2010年取消高考,因为“高考已经失败”。 我们应该称范谊为老师,因为他是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范老师提交了一份长达8000字的建议―《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 范老师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证据之一是某网站对他的访谈后,网友点击量有几千条。 范代表的话也挨了不少板儿砖,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高考是穷人上升的唯一通道,也是最公平的渠道,高考可改不可废。这其实也是公众最关心的。回望高考,从考试到废除,从废除到恢复,从考试科目、内容的改革,到网上阅卷、计算机录取,人们关注的是公正公平,人们最怕的是不公正、不公平。 但范代表对此的解释显然是简单化了。他说,招生出现腐败个案很难避免,但总体上看没有一所大学不想招到优秀的生源。 这就是一种浪漫主义情怀,理论上说是这样,可问题是,大学会按范老师的思路做吗? 高考恢复30年,成了全国第一大考,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高度关注。高考要改革,要变化,是现实要求,更是发展方向。但找出一个好的替代办法,绝非像写一篇论文那样简单。
孙辛卯:年近古稀课堂受辱
4分55秒很短暂,却足以让一个默默无闻的老人走进公众的视野。一间教室,20余名学生:睡觉的,说话的,打闹的,乱成一团……这是2007年5月25日下午4时,网络上出现的长度为4分55秒的的视频录像,画面记录了北京海淀艺校一节地理课上老师受侮辱的全过程。 一个戴着耳钉的男生走向讲台,一把摘掉老师头上的帽子,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老师继续讲课,又一个男生将矿泉水瓶掷向老师;戴耳环男生再次冲向讲台,抬起手臂,推搡着老师做出打人的姿势。 受辱的老师叫孙辛卯,年近七十,白发苍苍,教了一辈子的书,退休后受聘于海淀艺校。对于5月25日这天遭受的屈辱,他并没有太多的愤慨:“不能说他们太坏,学生的教育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公众愤慨了! 这段视频上传3个小时后,访问量达到5000多人次,愤怒的留言上百条。迫于舆论压力,校方出面让学生给孙老师道歉。 孙老师的遭遇也许是极端的个案,但值得警惕的是,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正在降低,社会尊师的氛围也在被稀释。本报发起的“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的报道讨论中,“学生没了敬畏感,老师少了神圣感”的说法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共鸣。 也许在家长的眼中,侮辱老师的学生是好孩子,更是家庭的希望。但我们看到,事件之后,并没有家长出来道歉。师道尊严,首先在家长那儿就没了。
周其凤:奉命“堵枪眼” 2007年,周其凤其实在公众视野里出现的并不多,但是,作为吉林大学的现任校长,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