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年代人的童年
五十年代的老家伙,别人不了解,自己别装糊涂。大的已近花甲,小的也已六八(注意不是二八,别想臭美了)。
五十年代的人,有幸福、也有苦难;有悲哀、也有荣耀。
五十年代的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吸收过共和国最新鲜的空气,在摇窝里就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
五十年代的人,童年少年吃不饱,身上穿的补丁衣;兄弟合盖一条被,姐妹轮穿一条裙(想得美)。
穷是穷呀乐是乐,伢子妹子爱成群;上课学习哈认真,个个都想当“状元”;做完功课就是玩,花样比比谁的多。男孩自制木手枪,滚着铁环上山坡;自制鞭子甩的响,抽得“陀螺” 转团团;烟盒子折成“三角版“,火柴盒穿线传“电波”;捉起“摸子”更好玩,抓哒“特务”羡死个人;拔河比赛一长串,个个喜欢“扯萝卜”; 单腿盘起互相撞,“武功”练得是笑呵呵。妹子心细玩高档,一条橡皮筋都不行;绳子一甩跳“芭蕾”,辫子上下就甩不停;弯腰劈腿练舞功,裤子开档哈冇人提;地上画个小房子,不用缴税蹦蹦乐;“石头骨、沙包”好东西,“乌龟爪子”就抓不赢;一块手绢围一圈,蒙眼“哈宝”找哥哥。伢子妹子一块闹,分不清是弟是妹还是兄。嘻嘻哈哈一整天,肚皮半饱进被窝;虽说那时生活苦,梦里照样扯酒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