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排和老板鱼
生活中的许多笑话其实是由于无知所引起的。
在我几十年家庭主妇的经历中,最有印象的笑话或者说是难堪的事情有两次,头一件事情距今可能有20年了,先生一有机会就拿出来当笑话讲。八几年的11月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还不久,饮食文化的新名词也传到了我们居住的小城市岳阳,牛排一词就属其中一例,只听别人说牛排怎么好吃,到底是什么东西又怎么加工一点也不知道,想当然牛排就是牛的排骨吧,于是在菜市场买回来一大块牛的排骨,准备做牛排吃,那时价格还不贵,心里美滋滋的,只是排骨太硬,砍坏了一把从长沙带去的 “捞刀河”的好菜刀。正好那天又来了客,客人是我那在叙浦煤矿工作的姐姐的同事,第一次来岳阳,也第一次到我们家,于是要热情接待,心想正好有牛排,不愁没有好菜了。饭菜做好,客人上桌,我夹了一块好大的红烧牛排骨敬到客人的碗里。那天气温不高,红烧牛排骨一会儿就凉了,牛排的表面结了一层厚厚的黄油,大概排骨还没有烧 “烂”,客人咬了两下,排骨上的肉没有吃到口,牛油倒都粘到脸上,好狼狈的。客人吃也不是,丢也不礼貌,正傻傻的望着我们,张老三连忙说:“牛排没有煮烂,丢掉算了。” 客人才转过神来,笑呵呵的说:“没关系!没关系!”将就地把饭吃了。又隔了好久,一亲戚从国外考察回来,告诉我们牛排是什么才知道闹了一场误会;再后来到长沙吃自助餐,才真正尝到了牛排的味道,其实就是牛肉饼,取了一个洋名字。
第二件事情就发生在去年 。
还是十几年前在岳阳工作的时候,一次与湖南一小有名气的诗人作家聚餐,饭桌上诗人高谈阔论,讲了许多话,别的没有记下来,倒是一句话记下了。他讲人到世上走一趟不容易,餐桌上什么东西他都要尝一尝,不冤枉了此一生。诗人的话不时给我一些影响。一天在超市看见一种叫老板鱼的海味,没有吃过的,12元一斤,想当然好吃,也没有问怎么个吃法?下狠心买了一条4斤重的带回家,当天还舍不得吃,想留着待客人。第二天一位很要好的老同事来了,我热情地留他吃饭,并说要做一样好菜招待他,自然是红烧老板鱼。老同事一听笑呵呵,说现在到底是市场经济,走到哪里都是老板,连鱼都取 “老板”的名字,倒要看看是什么味道?当时我将老板鱼切下三分之一,再切成小块,在水里淋了一下就放到油锅里炸一会儿,然后配上生姜、大蒜、辣椒和豆酱,再放点味精和酱油,香喷喷的菜端上桌,老同事、张老三和我三人吃起来。张老三不太爱吃鱼,新鲜的红烧老板鱼还没有伸筷子,我自然夹菜敬给客人吃,一陀、两陀,连夹了两下,生怕怠慢了老同事。老同事连忙说:“你自己吃,莫客气!”我还没有试味道,客人迟迟不再伸筷子了,我问:“味道怎么样?”他几乎是苦笑地说:“你试试!”我尝了一口,真要喊天了,老板鱼就如放多了硷的皮蛋非常难吃,一点也吃不下去,命要紧,莫中毒,于是又狠心将没有做好的和已经做好的红烧老板鱼全部倒掉,可惜了好几十块钱和我的一片热心肠。到今天也不知道老板鱼要如何加工,也不想再去试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