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湖南永兴本地知青编写的一本知青回忆录,书名为《曾为知青》。文中描述了永兴当地知青在当年的件件往事,勾引起读者对当时情景的缕缕回忆。是一本有一定价值的文史资料。欢迎璨多的永兴知青上网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永兴知青 → [推荐]聚焦打工者家庭

您是本帖的第 191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推荐]聚焦打工者家庭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推荐]聚焦打工者家庭
曹彦雪:最高兴成全村首富

  14日,记者来到福州一个普通的外来打工者曹彦雪家中,并随意拍下了他们一家三口聊天的镜头。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的家庭摆设还十分简朴,但有说有笑地拉家常,让人感觉到他们生活得十分开心。记者问起“打工生活如何?”开朗的女主人说:“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来自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太和乡的曹彦雪一家,目前除了小儿子在家乡读书外,夫妻俩和大儿子都在福州打工。曹彦雪为一家天然矿泉水公司打工,每月底薪300元,送一瓶水加一元钱,吃苦耐劳的他,一个月可送水700至800瓶,月收入1000多元,他说“这在我们家乡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妻子廖戊凤,大大的眼睛,红润的皮肤,看上去既有农村妇女的健康和活力,又有城市生活给她带来的几分大方和聪明。早在1999年秋天,她听说福州是个经济发达、治安稳定的美丽城市,就一个心思要到这个城市来,想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日复一日平淡而穷困的生活,但公公婆婆与在小煤矿干挖煤工的丈夫都极力反对。然而,大胆的妻子根本不听劝告,卖掉家中饲养的一头猪,怀揣着400多元钱,开始了她生活的新追求。

  来到福州,没有什么文化的她经人介绍,到别人家里做清洁工,半天下来也可拿到25元左右。她十分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每个东家都感到满意。在福州干了一个多月,她又为丈夫找到了一份送水的工作。她立即招呼丈夫来榕,一起加入城市打工队伍。

  虽然,小廖干的只是一个很平凡的清洁工,但没过多久,就被一家物业公司看中,让她在公司管辖的小区内做清洁工,并给她一间免费的住处。麻利的她,一个上午就把所有的活干完,剩下中午和傍晚时间为小区内几户人家做饭、做卫生。一个月下来,可赚到1600元左右,比她丈夫的收入还高。新的生活让小廖从过去农村的家庭妇女,变成了月收入1600多元的打工族。

  小廖告诉记者,如今他们家是全村最富有的人了。每年春节回老家,总让家乡人羡慕不已。过去没有出来打工时,全家靠丈夫一人在小煤矿打工,月收入仅有500多元。最令人担心的是,除了小煤矿的挖煤工生命没保障外,还不能养活一家老小,年年为了两个儿子上学,都得四处借钱,在家庭没灾没病的情况下,也得欠债数百元。现在不但还清了欠债,而且还有了几万元的积蓄,再干几年,他们就想在福州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

  新的一年,曹彦雪一家又有了新的打算,初中毕业的大儿子没能考上高中,也来到福州,现在一家服务企业打工。小廖说:在家乡,许多像她孩子一样的同龄人,往往结束学业后无事可做,沉迷于打牌赌博中。离开那个环境,给孩子一个崭新的天地,孩子一定会成长的更好!本报记者卢雅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3 13:50:42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没想到政府为我们农民工子女入学考虑得这么周到!”29日上午,在福州市鼓西环卫所上班的环卫工人马新华笑容满面地领着一对双胞胎儿子,来到福州则徐小学注册。马新华来自湖南永兴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6年前来到福州。他开心地说,自己因家贫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现在孩子可以和城里人在一起上课,这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为确保在福州市务工的农民工子女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福州市从2007年秋季开始,中心城区和八县(区)城关地区除教育局公布的满员学校外,其余学校都要积极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免交借读费。福州市接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共有189所,其中中学42所,小学147所。

  在这次报名注册中,各学校专门设立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办事窗口,公布办事指南和联系方式,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各学校还简化农民工子女入学手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随父母到福州市区或县(市)城关地区就学,凭“三证”材料即可申请入学,即父母身份证和原籍户口簿、暂住证、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工资册复印件、社区及劳动服务部门证明等材料均可)。各有关学校对特困农民工子女将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特困农民工子女凭“低保证”注册,学校免收书本费、杂费和学费,寄宿生免收寄宿费并给予生活补助费。(记者 林丽明)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3 14:04:43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永兴县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约有8000余人,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市,从事环卫、停车场管理、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等工作。为了将外出务工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2006年,永兴县总工会在农民工培训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乡镇计生服务站设立了农民工入会指导站,指导帮助农民工在输出地入会,从而实现了外出农民工源头入会。同时该县总工会与福州市总工会沟通协调,建立了“委托管理,联合维权”的工作机制,即,农民工在永兴入会,会籍委托给福州市城市基本建设工会管理,永兴在福州成立农民工工会工作联络站,明确专人负责农民工日常联络工作,向福州市城市建设工会报告农民工入会、工作生活诉求和疾苦等有关情况,由福州市城市基本建设工会会同相关区总工会、街道工会具体落实维权事项,从而实现了输出地与输入地双向维权。双向维权让外出务工农民工在异地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和帮助,充分调动了他们入会的积极性。仅去年就有5361名农民工加入了工会。良好的开局为永兴县发展工会会员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3 14:05:31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让农民跳出来

作者:吴兴 李鸿青 郭艳 刘红亮

    永兴县龙形市乡的农村姑娘陈丽花经过永兴劳动部门培训中心培训,在竞争世界500强企业“日立”公司旗下的日立(广州)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某一职位中,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顺利地被该公司录用。月薪2200元的工资让这位远离家乡的农村姑娘在外地生活得很踏实。
  高亭乡东冲村村民胡荣枚,前年底在马田镇马田大市场买了间商铺做起了小百货生意,除了供两个小孩读书和日常生活的费用,家里的钱每年还有盈余。这间不大的商铺让胡荣枚全家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黄泥乡汶村村民许林芝在柏林工业园国群先有色金属公司务工,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一个月能拿到800元。他又比较勤快,经常加班加点,平均每月都能拿到1500元。许林芝家在隔壁乡,每隔三四天回家一趟。平时不回家,空闲的时候就看看电视,和工友打打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镇里的这份工作让他放下了笨重的锄头。
  三个不同的农民,三种不同的方式,同样的是他们告别了黄土地,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三个不同的农民,三个不同的缩影,同样折射出的却是永兴县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
  永兴县一批批农民从沉寂的土地里走出来,欣然奔向沿海地区热闹的工厂;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吸引了众多农民朋友迁移入镇,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文明更富足的生活;县内新办的劳动密集型厂家敞开大门,热情地迎来了大批农民工。像这样令人惊喜的场景正在永兴县频频上演。该县有关统计数字显示,至今已有20多万农民以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的方式挺进非农产业,进入二三产业。
  “想进城,无门路”,这是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普遍问题。为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永兴县劳动部门在准确掌握县劳动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采取内引外联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广泛捕捉用工信息,使劳务输出有序地由内地向沿海拓展。 <BR></P>
  从盲目无序到有组织开路,永兴农村劳务开发,经历着质变的过程。现在该县输出人员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劳务输出部门已直接和用人单位挂上了钩,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劳动就业培训基地(永兴技校),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劳务培训,定向劳务输出,减少了盲目性。目前,永兴技校已成为日本先锋高科(东莞)有限公司、广东科隆集团等五家大型企业定点培训基地。
  从2001年至今,永兴技校已向科隆集团等企业输送电算会计、电子技术等专业毕业生2000余人。用心做事的永兴人在这些公司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已有近400人从生产一线成长为中低层管理人员,月薪均在1500元以上。
  外出务工摸出门道的农民,在自己发展的基础上,采用“连帮带”的方式使家乡的农民跳出了“农”门。柏林镇九团村的李小金在福建省福州市做生意发了财,他承包了福州市几条街的卫生清扫工作,带领该乡500个农民走出家乡做起了福州市的保洁员。
  小城镇,大战略,大事业,确实如此。毕竟,农村富余劳动力都涌入大中城市打工,城市将不堪负担,也不利于农村走向现代化。永兴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今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的场所。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最有利于发挥农民积极性,也是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最佳途径。1999年该县成立了鼓励农民进城兴业办公室,进城的农民只要有房产证或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就可以在城里落户。同时,县委、县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尽力把农民从土地转出来,进入商贸、运输、服务等行业,让城乡人民共享现代文明。这些措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从1999年至今,仅永兴县城区人口就增加了4万人。
  素有“湘南第一镇”的马田经济发达,商贸、物流业繁荣,一直以来都是周边三县(市)十乡镇重要的人流物流集散中心。然而,经济发达的马田却是尴尬的。2000年以前,马田出名的不仅仅是其繁荣的集市,还有其混乱的治安状况。外地的农民来马田赶集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了,不敢久留。社会治安不治理,经济发展难有大突破。镇党委、镇政府意识到这一点后,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工作迅速拉开序幕。2001年,镇里举行了“告别脏乱差万人签名活动”,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上街宣讲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性。镇里各单位还与镇政府签订了责任状,以确保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如今马田社会治安实现了“由乱到治”的根本转变,经济也得到更为迅猛的发展,镇里从2001年起投入城建资金两个多亿,用于改造服装市场、皮革市场、家具市场等几个专业市场,并与省国信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兴建了马田大市场。几大专业市场牵着城镇的手大步向前走,小城镇的魅力显现,近3年时间,附近的5000多农民为马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马田从事第二三产业。如今的马田,既是一块经济发展的“热土”,又是社会治安的“绿洲”。
  像马田一样,柏林、湘阴渡这一个个颇具吸引力的城镇,像散落在永兴大地上的宝石,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惊羡的目光。
  为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永兴更多的农民选择的是闯进自己“家门口”的民营企业。在永兴,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汇聚成让人叹为观止的10万农民工大军进驻本地民企。本地民营企业已成为永兴农民就业的主阵地。
  记者来到柏林镇工业园,只见企业林立,机器轰鸣。工业园里共有民营企业14家,从业人员500多人。民营企业的发展改变了乡村面貌,更带来了人们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村民已经开始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了,许多“产业工人”都是坐着摩托车上下班,上菜市场买菜。从前是种啥吃啥,现在是想吃啥买啥。国群先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曹总自豪地说:“农民进了我们公司后就变成了按钟点上下班的企业职工,而且还有几个外地打工农民在这里端上了饭碗。”“在家门口打工就业,既照顾家庭又增加收入”,永兴铅业有限公司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道出了农民选择“家门口”就业的主要原因。
  永兴县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作用,该县明文规定,凡属国家鼓励发展类产业及主要面向农民用工的民营企业,政府从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对投资3000万元、可安排农村劳动力50人以上的企业,由党政联席会实行一事一议,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在半个月内为其办齐一切有关手续。同时,县财政注资近1000万元作为发起人,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贷款担保中心,有力地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推动了全县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仅今年1~4月,全县新增民营企业49家。截至目前,全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金银冶炼企业有6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近300家,常年从事煤炭、烟花爆竹等产业的农民达5万余人。
  几天时间里,穿行于永兴各地,记者欣喜地看到,农村和城镇携手共进,农民和居民紧密融合,一排排、一幢幢厂房和商店将这些城乡难分的村镇同现代文明紧紧编织在一起。永兴农民那一双双昔日握锄头把的手在东南沿海及本土奏出了时代最强音。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3 14:13:01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永兴县工会组织乐当农民工的“保护伞”
    5月份以来,永兴县总工会副主席袁亚玲带领工作人员来回奔波于市、县劳动部门与兴居物业公司之间,寻求尽快启动劳动仲裁程序,帮助因高温作业突发脑溢血而致残的农民工刘运生及时获得赔偿。这是该县工会组织积极主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乐当农民工“保护伞”的一个事例。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永兴县登记在册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就达50000余人,其中到县外务工的27000余人。为了有力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农民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该县积极创新工会的组建模式和入会方式,不断扩大的覆盖面,最大限度把农民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该县建立了工会组建和规范化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会组织机构、工作制度、作用发挥等情况列为对各乡镇、各行业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县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民营企业建立了309家工会组织。县总工会进一步简化入会手续,通过在农民工就业培训学校、乡镇计生服务站等地方设立入会联系点的办法吸纳分散就业的农民工入会。同时,该县还建立了劳务输出地源头入会模式,为8000余名外出到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务工的农民办理发放了工会会员证。
  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维权和帮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近年来全县有8000多位农民先后外出到福建福州、广东增城从事环卫、建筑、家政服务和电子行业的情况,县总工会分别在两地建立了农民工工会工作联络站。去年底,通过联络站向当地工会组织的积极争取,将20多名永兴籍的农民工列为了福州市的困难帮护对象,帮助400多名在福州市务工的农民落实了社会养老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政策,争取将永兴籍环卫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了800元以上。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工会组织更是有力发挥了“保护伞”的作用。去年7月份,三塘乡农民工邓喜胜在鲁塘镇一家煤矿企业上班时,因为一起事故致使头部、腰部多处受伤,住院治疗后矿方拒不按时支付医疗费,赔偿费更是绝口不提。得知这一消息后,该县总工会及时与北湖区总工会取得联系,最终促使矿主支付全部医疗费用外,还向邓喜胜赔偿了误工费、工伤补贴、营养费等共计48000元。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3 14:14:37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保洁员陈生仁:

脏了自己,清洁了城市

  7月14日上午11点,福州东街太阳巷,热浪袭人。

  保洁员陈生仁顶着烈日,推着垃圾车下班回家。汗水浸透了陈生仁的衬衫,但他没有急着换衣服,只是用湿毛巾擦了擦脸,因为中午他还要去会一位老乡。

  巷道边有一排砖块砌成的简易房,上铺石棉瓦,头两间就是陈生仁的家。

  大的一间不足5平方米,在高不过2米半的空间里,用木板隔成上下两层,底下是陈生仁夫妇的床铺,上面一层堆了些杂物,晚上将杂物整理一下,挤出地方,就是陈生仁9岁儿子睡觉的地方。在陈生仁夫妇的床铺上,有一台几天前刚买的小电风扇,这是陈生仁一家唯一的消暑电器。

  在入门处,还剩下的一点地方,陈生仁放了个旧式的电视柜,上有一台43厘米康佳电视。电视柜是附近凤鸣新村的一位好心人搬家时送给他的,电视是陈生仁去年花了999元在新华都百货买的。

  另一间是厨房兼杂物间,只有3平方米。除了一瓶液化气罐,一个单座液化气灶,还堆了些捡来的厚纸皮,陈生仁的自行车就斜靠着纸皮堆。

  陈生仁说,附近租房太贵了,10年来,他们一直住在这里。

生活

  7月以来,持续高温。狭小逼仄的房子闷热异常,“到黄昏了,房间里的东西还摸着烫手。晚上更是闷得睡不着觉。”陈生仁说。

  于是,陈生仁一家三口都要等到晚上12点多,在路边搭个便床,露天而睡。到清晨4点,陈生仁就将沉睡的儿子抱入房间。然后,夫妇俩略微收拾一下,双双上街扫地。

  如果有时间,陈生仁中午都会补睡一会。床铺就搭在家对面的车库入口处。“因为那里凉快。”陈生仁说。但那是个斜坡,不好搭床,陈生仁只能借助砖块与板凳,尽量让床铺平行。

  夏天每天都要洗澡。晚上7点多,陈生仁就与儿子一道穿着短裤,在路边就着水龙头洗澡。陈生仁的老婆只能端着脸盆,关上门,在房间里洗。房间狭小,转身不易,又不能随意泼水。所以,只能算是擦洗而已。

  为了晒衣服,陈生仁在房子的屋檐处拉了根电线。于是,过往的行人经常看到,陈生仁一家的湿衣服在烈日下一溜排开。

工作

  陈生仁的老家在湖南省永兴县柏林镇。1996年,陈生仁夫妇俩一起来到福州,被东街环卫站聘为保洁员。

  陈生仁负责的路段是从南街的大洋百货到贤南商厦路段,早晨4点到6点要上街扫地,上午7点到11点,下午2点到6点,要上街保洁。一个月收入700元。

  大热天,陈生仁在热浪滚滚的街上保洁,没有任何防晒措施。只能偶尔在树阴下休息一会儿。夫妇俩没有时间照料儿子,只能将儿子一个人放在家里。

  陈生仁的妻子告诉记者,儿子一岁多时,没人照料,只好每天把孩子放到垃圾车上,孩子不懂事,经常用手抓垃圾玩。

                                          郑腾 戴艳梅 康丽珍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3 14:20:40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老谭,大名谭永平,年岁不大、40出头,可老乡都爱亲切地叫他“老谭”。2006年,他成为找工专列首个编外乘务员,帮助不少湖南老乡找到了工作。

春节一过 老谭就忙着帮人找工作


    “老谭,你老乡里边还有没合适的人啊?帮我介绍个保姆吧,你上次介绍的那个老乡人可真实在,帮我劝劝,让她回来也好啊!”

    昨日,见到老谭时,正赶上他所在的翠湖苑林依姆找他介绍保姆。林依姆说老谭介绍的老乡,实在、可靠,而且还不用中介费,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托他找保姆了,小区里边很多业主需要招工的也找老谭帮忙。

    老谭老家在湖南永兴,现在在翠湖苑当保洁员,来福州12年,已经义务为几百个老乡找到了工作。

    每年春节刚过,老谭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整天忙里忙外帮老乡找工做事,每天接的电话都有二三十个。去年本报“找工专列”开启首日,他就当仁不让地成为首个编外乘务员。

    今年大年初一,就有很多老乡赶到老谭家。“有来拜年的,也有托我找工的。”年后的一段时间,老谭家几乎成了老乡的临时旅店,工作找得慢的,就会一直住在他家。

今年还要义务帮湖南老乡找工作


    “有湖南老乡需要找工作,我也来帮忙找吧!”今年,老谭还要加入到本报的找工专列中来,为湖南老乡和钟情湖南老乡的用工单位牵线搭桥。

    “我帮老乡找的工作,有保姆、门卫保安、工厂工人等,到北大路翠湖苑,问一下门卫,说找老谭,准能找得到我。”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4 13:30:30

 7   7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562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