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流逝的岁月里,凝固着一段段坎坷的人生,漂浮着一缕缕如烟的往事。我用我简拙的文字记下这人生经历的真实,给自己,也给我的友人留下一丝淡淡的回忆。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个人专栏知青个人专栏乡音专栏 → [转帖]中国人最易误读的10个姓氏

您是本帖的第 124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中国人最易误读的10个姓氏
乡音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2708
积分:1901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6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乡音

发贴心情
[转帖]中国人最易误读的10个姓氏

中国人最易误读的10个姓氏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于说“按姓氏笔画为准”之类的话了,在大多数人心目里,姓氏是一回事。其实,在古代,姓和氏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

    “姓”、“氏”的起源很早。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所以,“姓”的本义是“生”,本来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族号。“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氏”冠在男人的名前,表露着一个男人的封地、爵位、官职、以及追谥,代表了男人的荣耀、功业和尊严。譬如武王的四弟叔旦,由于其采邑为周,被称为周公。其实,周公为姬姓,周只是他的氏而已。

    氏集中产生于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顾炎武曾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姓和氏的区别:“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则不可通婚。

    显然,因为姓强调的重点在于血缘关系,所以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姓”往往起着“别婚姻”的作用。“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所以,“姓”和“氏”里反映着至为重要的信息,切不可混为一谈。

    在长期的发展中,许多姓氏的读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我们的日常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譬如下面十个姓氏的读音,就非常容易读错,不可不慎:

1,  句:作姓氏时读gōu

2,  黑:作姓氏时读

3,  区:作姓氏时读ōu

4,  朴:作姓氏时读piáo

5,  仇:作姓氏时读qiú

6,  查:作姓氏时读zhā

7,  繁:作姓氏时读

8,  员:作姓氏时读yùn

9,  蕃:作姓氏时读

10, 尉迟:作姓氏时读yùchí


http://www.56.com/h89/u_xiangyin5.html
http://xiangyin5.blog.sohu.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1 11:55:10

 1   1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0938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