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铜匠的好心!
谢谢老刘不厌其烦的回答!
旧鼠标先生是高手啊!点评如此详尽到位!谢谢你!
你说的有些是我听说过的,如色温,但我不知道如何纠偏(谢谢你帮我纠偏了,可以教我怎么纠偏吗?)?也不知道是因为没找到相场中的“灰”所致(也许找准了场中的“灰”,就不会发生色温偏移了?那么该怎么找?)。更没看出“第一张有明显的镜头(广角)歧变”,且不懂这是“摄影中很忌讳的。”谢谢你帮我拉直了水平线,(但你是如何拉直的?能传受技巧吗?哈哈……在你面前我可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早起鸟啊!见笑了!
)非常感谢你教给了我这许多知识。
另外,还要谢谢你对我的第三张PP的肯定,并给我提出了很具体的好建议。希望今后多给我提意见,谢谢!
早起鸟在一篇贴子中向我提出了纠偏色的问题,本应该就在那贴中予以回复,但考虑到本坛是个摄影园地,有关数码拍摄中的白平衡问题,对其他一些爱好者也可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所以就单列出来,以一个主题贴的形式予以回复,也方便往下可能的进一步探讨。
关于白平衡的问题:
不象胶片拍摄,不同的色温环境采用不同的胶卷(室内型、日光型等),只要是用数码相机拍摄,人们总是绕不过白平衡的问题。
相机自动判断色温(白平衡)和计算机纠偏色,其实现机制和算法都大致差不多。自动白平衡不是万能的,不会什么环境下都准确。在一些特定场合中,比如:在你拍摄一片绿草地或红花丛,镜头中充满的全是绿草或红花时,任何相机都无法判断出当时的色温,因为相场中根本没有真正的黑与白(灰),无标可依。
所以,国外很多专业摄影者几乎都不采用相机中的自动白平衡功能,而是临场手动设置色温。当然,专业摄影者由于长年浸润在拍摄环境中,早已形成了对光线、色温的直觉与敏感,而作为一般摄影爱好者的我们,并非人人具备这一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拍摄中就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一定要有个认识:尽管大多场合下,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是基本(仅仅基本)准确的,但在一些特定环境中却是不可靠的。
2:花点心思和时间,逐步培养自己在按下快门前,头脑中有个色温的概念。并做几次相机色温(白平衡)的练习,形成自己的拍摄风格。
3:尽可能地以RAW格式存储所拍摄的影像,以便在后期处理时能轻松地调整白平衡。
早起鸟问到要如何纠正偏色,我理解你问的是拍摄并存储为JPG(或TIFF等)格式的图像文件后的“纠”:
严格地说,一旦在拍摄时存储为,或后期用RAW格式输出为JPG(或TIFF等)格式后,再纠正偏色,不说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困难的了。
上述“不可能”和“非常困难”,是源于相机感光与图像文件显示是两个不同的色系:相机感光到的光线是“色素系”,也有称之为“反射系”,其三原色为品红(也称为洋红)、青色和黄色;而图像文件的色系为“色光系”,也称之为“透射系”、“发射系”,其三原色为红、绿、蓝(RBG)。一旦通过相机拍摄时形成图像文件,或后期从RAW格式输出为图像文件,因进行过色系的转换,再想用几个简单的操作还原真实的色温,是不可能的了。
对于已成为图像文件的偏色照片,尽管不太可能真实地调整复原,但仍可通过改变色相,或红绿蓝的相对值来大致复原。这种改变、调整,可通过各种图像编辑软件来实现。
另外,一般稍高级点的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ACDSEE)中都有“自动色彩”和“偏色”这两功能。一般来说,相机找不准的白平衡,图像软件的“自动色彩”也会找不准,那“偏色”这功能对我们就极有用场了。
具体用法是:打开软件的“偏色”功能,鼠标箭头将会改为一个“拾色器”,找到图片中你认为应该是(不管当前实际是什么色)白的,黑的,或者是灰的,只要是不应该有其他色之处,用那拾色器点击该处,软件就会自动“纠偏”。
不过,经常有一现象:满画面就没一处真正的“灰”。如早起鸟那张偏色的作品,除了山就是水,没有白云、也无黑金属、灰岩石、白衣黑裤什么的……这时就只好根据自己的常识来调整色相或分别调整各色值来对付了。
在以目光来调整偏色时,画面中无人物时,可宽松点,如遇有人,就得依据人的皮肤来调整。因为,人们对人类自己的皮肤是最为敏感的,一旦人的皮肤偏色,谁看到都会不舒服的。
摄影中的白平衡和后期调色,涉及很多具体知识,在此难以一一回复,就简单地说到这些。
另外,再回复早起鸟问到的镜头变形:
早起鸟可能自己并没意识或观察到那作品中湖面远处形成的水平线是向上弯曲的(见下面的贴图)。
由于镜头曲率的先天问题,但凡广角镜,必有桶型(鱼眼)失真(四边向外弯曲),越是大广角,变形失真越大;只要是长焦镜,必有枕型失真(四边向内弯曲),越是焦长,变形失真越大。好的镜头,变形较小,差的镜头反之。
校正镜头变形,在某些高档的单反相机中自带的RAW处理软件中,有特别一一针对一些镜头的纠正功能,能非常方便和准确校正变形。如果你不是这类单反相机,或虽然是,但没有特定的镜头,那也可通过PHOTOSHOP,在滤镜的“镜头校正”功能中来校正、纠正。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刻意的艺术展现,作品中的地平线、水平线,一定要平直,而且该水平的要水平、该垂直的要垂直,因为人们太熟悉和敏感这类线条了。
乱七八糟说了一通,不知道讲清点什么没,反正是供你参考,也欢迎你,包括大家来指正、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