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下围棋,水平虽不高,但乐此不疲。近来常在网上的qq棋室与人对奕。按胜负率计算等级,我现在是一级。常因冥思苦想后,下出妙手,赢得棋局而欢心雀跃。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味。也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生发许多懊恼,许久许久都在想着这着臭棋。但总的耒说,体会到其中不少乐趣。
列宁说过,下棋是一种‘脑力体操’,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和计祘能力。他指的是国际象棋,我想,围棋也是一样。这还只是棋类运动在一般范畴内的功能,而它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
下围棋叫‘纹枰论道’。陈毅说:“棋虽小技,棋道最尊。”这个‘道’仅就围棋而言就具有广博而深遂的含义。它以最简单的规则:一人走一着转,最后计算占有的有效奌数论输赢。最明瞭的方式:黑子,白子,摆到纵横各19条直线的交奌上。却揭示了人世间最复杂的哲理。势和利的取舍,进与退的转换,弃和取的权衡,让与争的计算,次序的先后,全局与局部的谋划,无不体现出为人处世的道理。围棋有百多条朮语,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几乎都可以用这些朮语来表达,所以人们感叹:世事如棋。另外,围棋还有一条任何竞技所没有的规则:“让子”,即让一方先在棋盘上布下一子到数子,另一方再着子,这样就把两个棋力有差距的棋手摆到了同一等级上,体现了不欺、不骗、不压人,保证棋局真正的公平。人们还说棋如其人,对局中确能看出下棋人的秉性和品格。急功近利的,优柔寡断的,沉稳坚毅的,韧劲十足的,长于算计的,善使阴谋的无不在行棋手段中显现出来。因此,有人认为,围棋上升到最高境界是哲学。祖籍中国的日本大国手吴清源,九十多岁高龄,据说近来在研究老庄学说。他认为围棋与道教精义是相通的,讲究的是‘阴阳调和’,‘天人合一’,追求的境界是一个‘和’字。因此棋局的最好结果是和棋。前年,在湖南凤凰南长城的箭楼上举办了一场声名远播的棋赛。由于吴老的光临,中韩两位世界顶尖高手,李昌镐和常昊果然下出了一盘,极为罕见的‘四刼连环’和棋。日本还有一位九段高手,叫大竹英雄。他认为下棋不仅要合乎棋理,还要使棋子在棋盘上形成的几何图案十分漂亮。宁愿输棋,也不让棋形难看,人称‘美学大竹’。这种境界岂只限于围棋本身的意义。
围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闲暇之时,推枰摆子,凝思静气,以校谋略。如能在高山流水之旁,煦日松风之下,与三两好友切磋论道,真是一种高雅的享受。此时一定是‘宠辱皆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纯净心境。所以,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高士热中此道。吴承恩在“西遊记”第十回中写到唐太宗与魏征下棋,就杜撰了一篇‘烂柯经’。精辟地论述了围棋的棋理。实际上,他是抄了宋朝张靖所撰“棋经十三篇”中的“合战篇”。随同“西遊记”一起流传下来,居然比张靖的原著还有名。‘烂柯’一词却源自于一个意味深长的神话故事。晋朝淝水之战,当战事大胜的捷报传到丞相府时,谢安正在和好友弈棋。这位运筹帷幄的大人只是撚须一笑,继续把棋下完。对大战胜利的把握使他气定神闲。何等的气魄和胸怀,想必棋盘上的谋略和战争中的谋略是相通的罢。由此而产生的‘搏弈论’至今都是指导政治和军事的方法论。
棋虽小技,棋道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