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雪 彭老师早就是靖县文集的大编辑呵!乡音的是小菜 大家看着玩玩就乐意了。
今天早上跑上来就看到这里又多了一张画。看来得命个名字才对得起画家和大家了。希望能抛砖引出玉来,大家写写童年趣事,也是一种休闲的形式
家鼠
当了祖母的乡音姐现在也一定不让自己的孙儿多吃凉薯吧。
我原以为凉薯这种蔬菜水果名字中有个“凉”字,应该是凉性食物,怕上火的我就总无所顾忌放肆吃。有了家有了女儿以后,听年纪大点的熟人讲凉薯是提火的食物,我才注意忌口不再傻吃了,当然也不让家人多吃。
靖县不叫凉薯,叫“葛薯”。乡音姐的“科学证词”中也有叫“沙葛”,那靖县地方将凉薯叫为葛薯还是有依据的咧。我听靖县乡亲说,种在黄泥土里的凉薯好吃甜嫩一些。
我还是再跟一张“示意图”
彭老师真可以,乡音姐写文章,彭老师配插图,
65年刚下乡到靖县时,除弥猴桃(布桐子)外,最让人喜欢的就是凉薯的便宜,当时每斤只要四分钱。每每进城,必买几斤,几个好友一下子就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