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湖南永兴本地知青编写的一本知青回忆录,书名为《曾为知青》。文中描述了永兴当地知青在当年的件件往事,勾引起读者对当时情景的缕缕回忆。是一本有一定价值的文史资料。欢迎璨多的永兴知青上网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永兴知青 → [转帖]潮头挺立"文联人"!

您是本帖的第 145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潮头挺立"文联人"!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转帖]潮头挺立"文联人"!
潮头挺立"文联人"!
                                                     ——评康志良著《文联主席》

                            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辑           朱辉军

        社会文化大转轨,往往使一些原有的行业及其从业人员,脱离了原来的运行轨道,有的干脆被无情地抛弃。文联,这个较少进入公众视野的部门,又因其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运行,也曾在转轨初期遭遇过重创。但文联人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条件,又较快地从低谷中跃起,挺立潮头,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当然,其中的甘苦冷暖,也惟有文联人所自知也!
       其实,文联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它在共和国成立前夕就已诞生。若再往前追溯,文联与成立于1930年以鲁迅挂帅的"左联"还有血缘关系。因此,纵观文联的发展历程,至少可以有三个阶段:"左联"及抗战时期的"文协"作为文联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是"在野"的社会团体;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重要部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之后,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家的桥梁和纽带,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地位不完全一样,所处的环境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其生存发展的任务和目标也有较大的不同。在新的世纪,文联要获得更大发展,对社会文化建设起到更大的作用,很有必要梳理一下文联走到今天以来的历程。
       然而,就是从1949年7月中国文联成立之日算起,五十六年来,竟没有人想到把笔伸进文联系统来,写一写文联人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这真是一大遗憾,也是作为文学艺术家荟萃的文联的一大缺失!
        现在终于有人想到了,也做到了。这就是康志良,他集十余年之功,写出了第一部以文联人为主角的长篇小说《文联主席》,展示了文联人的风采和魅力,也写出了文联人在社会文化转轨期间的拚搏和进取。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文联的状况,走进文联人的心灵世界。这至少可以说是填补了一项文艺创作的空白。
        但这绝不只是这部书的价值所在。
选取罕有人涉猎的题材,固然有一定价值。但更有价值的是,通过展现人们不熟悉的生活,写出人们可以为之共鸣和感动的故事和人物。《文联主席》便是如此。它写到的文联活动和文联工作,人们不一定清楚明晰,但经由它写到的一个个场景、一段段故事,人们深深地受到触动,获得了启发,并进而引发出更多的思考。
       相对于政府机构和经济公司等来说,文联是一个既无权、又缺钱的单位。那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联以及相似的文化艺术单位应当如何谋求发展呢?应当首先寻求到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又有所不同的发展途径。不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疑是作茧自缚;不有所不同,则会湮灭自己的文化特质。惟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找准自己的角度、定位和目标。这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崭新课题。《文联主席》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根本问题,拉开了墨玉市文联舞台的帏幕。
        是先上很快就见效益的大型火力发电厂项目,还是搞对地方经济文化有长远影响的皇家庄文化旅游开发?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首先就有分歧。结果可想而知:先上发电厂,皇家庄旅游开发只能成为民间行为。文联主席盛丹青于是在没有官方明确立项和政策支持,又没有相关的财政补贴和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上窜下跳",左右出击,历尽艰辛,不惜向老农下跪认爷爷,不惧同市长拍桌子据理力争,最终促成了皇家庄工程的重新启动,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抓住皇家庄文化进行深度开发,是文联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作出的一篇出色文章,从而也使默默无闻的文联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格局中,占据了一席重要之位。
        市场经济的大海的确锻炼人,造就人。当然不是所有的文联人以及文联之外的人们,都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冲浪,常常还会有观念的交锋,有行为的差异,有方法的分歧。《文联主席》没有回避这些,反而直面这些分歧和不同,写得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同时,它也写到了更年轻一代人思维的新锐和行事的新异。书里写到一个可爱的年轻人曹丹,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多方谋划,借船出海,干成了两件漂亮的事--九九重阳书画展和建市庆典大型团体操表演。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使文联和协会略有收益。正因有一批又一批这样的年轻人涌现,文联事业、文化事业才可能兴旺发达,获得可持续发展。
        同一切文化人一样,文联人也是比较富有个性的,感情比较丰富,书生气较足,想象力较强,这使他们与其他领域的人如政界、军界、商界中的大部分人明显有差别。这是他们的优长,同时也常常成为他们的弱点。《文联主席》十分真实地描绘了一群栩栩如生的文联人形象。一部长篇小说在艺术上能否立得住、传得久,其中一个重要关键是要塑造出几个或几十个让人历久难忘的人物形象。中国的《红楼梦》如此,西方的《人间喜剧》也是如此。《文联主席》当然无法与它们相提并论,但它在人物塑造上倒也有自己的特点。《文联主席》主要以对比和对照的方法来写人。盛丹青是主角,当然浓墨重彩予以描绘,但也不是孤立地表现,而是放在复杂的社会大系统中展现。同是基层文化干部,作者把盛丹青与白玉纯以及李日生对比着写,写出了他们之间的高下、正邪和异同;同是文联人,作者又把基层文联主席与省级文联主席对应着写,写出了他们相同的心愿、共同的困惑和不同的层次;同是文化女性,作者将林雨婵、彭玉玲和妙红对照着写,写出了她们之间的相似感受和不同情怀;就是那些与文联人有过联系打过交道的官员、商人等,作者也写出了他们不同的个性禀赋和人生选择。而由于有社会各色人等的映照衬托,更鲜明地凸现出了文联人的整体特征来。人当然不完全因职业、专业的不同而显现出截然有别的差异,但长期的职业和专业熏陶,的确会使不同职业和专业的人们有所不同。文化人并不比其他行业的人们高明聪颖许多,但常年受文学艺术的陶冶,的确在不少方面有其过人之处。如果从事其他职业或专业的人们多与文化人接触交流,我想还是会获益匪浅的。
        一个不懂得艺术的民族,是难以全面发展的民族;一代不善于审美的国民,是缺少优雅、想象和感情丰富的国民。法兰西民族和法国国民之所以在世界上引人瞩目,正是在这方面占有独特的优势。我们的老祖宗们其实也不逊色。难道到我们这一代就衰退了么?因此,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情况下,我们也依然要高度重视文学艺术对于国民素质提升和民族精神塑造的重要意义。
        而文化艺术也并不必然与经济建设相敌对或相分野,特别是全球进入新经济阶段以来,经济的知识含量愈显重要,文化艺术在经济建设中也能直接扮演重要的角色。文化艺术产业的迅猛崛起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现在要特别注意的是:既要发挥文化艺术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又要保持它的特质和个性。惟有如此,才能使它发挥独特的双重作用--对于经济的促进,对于人心的塑造。《文联主席》一书恰好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不少启发。这本书与其他已出版的许多优秀作品一样,不断地启示和警醒我们: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应当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殊途同归--共同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惟其如此,方可构建真正和谐的人间社会。
                                                                            2005年12月18日定稿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11 13:15:14

 1   1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7813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