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将近30年没看过话剧了,昨晚,我去看了如今长沙名声最盛、被定位为反腐倡廉大剧的《青瓷》。
话剧艺术在进步,《青瓷》的舞美确实好极了,简洁、漂亮,给剧情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通过大电视屏幕将情节连接,使各场次之间的转换舒展流畅;音乐很不错;剧本的语言也很不错。但是,对此剧的评价如此之高,我看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此剧剧情很简单,主线是大拍卖公司的老板张仲平企图通过青瓷花瓶向省法院执行局局长刘永健行贿(600万元),得到一上市公司的拍卖权,结果由于刘的被双规,600万打了水漂;副线是张仲平勾搭上了名记者曾真,结果引起了家庭分裂。看后的感觉是,这就是一个私人老板美梦破灭的记录,它告诉我们的,就是商人如何行贿、官员如何腐败、社会如何腐败。张仲平是商人,并非公务员,他犯的罪如果要追究的话,是行贿,是刑事犯罪(?);他养情妇包二奶,在此类人中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不值得如此大张旗鼓。整剧没有一个正面人物,唯一一个没干坏事的,可能就是张的老婆,一个想考博士但没考上的教授、一个很冷静地对待出轨丈夫的妻子。因此,此剧充其量也就是一部新版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而已,与反腐倡廉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为了看这个话剧,我犯了个低级错误:拿到票,就主观地认为是在田汉大剧院看,于是7点就到了侯家塘,逛到7点半,走进剧院一问,才知道是在湖南大剧院,赶忙打了个的才没迟到。我希望《青瓷》的定位,不要也犯我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