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兴花鼓戏印象
有许多年没看永兴花鼓戏了,不知道现在的永兴花鼓戏,是怎样的风貌。
我们这一代人,是看着永兴花鼓戏长大的,小的时候,我就是戏院里的常客,没有钱买票,就求着别人带进去,以这种方式不知看了多少免费戏。在当时的老百姓心目中,永兴花鼓剧团是最顶级的艺术团体,永兴花鼓戏是最高雅的艺术,观看永兴花鼓戏,是最大的精神享受,在五,六十年代,永兴花鼓剧团的锣鼓声,曾经给马田这个湘南重镇增添了多少热闹,多少欢乐。
记不清多少次观看永兴花鼓戏,六十年代看过一部戏叫《年轻的一代》,表现了青年地质队员肖继业,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把火红的青春,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先进事迹。抗美援越时期,观看过该团演出的越南人民打击美国侵略者的剧目,天幕上飞机被击落的场面十分逼真,至今记忆犹新。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有一部分永兴花鼓剧团的团员下放到马田鼎锅厂锻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该厂的职工排演了《收租院》,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到了七十年代,我下乡以后,在县城看过永兴花鼓剧团演出的《园丁之歌》,剧中歌颂了一位班主任老师,对落后学生的循循诱导,耐心帮助,终于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文化怎能把革命重任来承担”的道理。可是看过不久,报纸上却大批特批《园丁之歌》,说《园丁之歌》是大毒草,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永兴花鼓剧团还把戏送到偏僻的山乡,慰问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记得我们在干校时就观看过永兴花鼓剧团演出的戏,对当时的知青来说这真是三伏天的甘霖,雪中的炭。
社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永兴花鼓戏这门优秀的传统艺术,却遇到了发展生存的危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始料不及的,我们坚决支持,将永兴花鼓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郑重建议,让这门优秀的传统艺术得以保存传承,也许,永兴花鼓戏现在只是她的蛰伏期,常言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有朝一日“万紫千红安排下,只等春雷第一声”,永兴花鼓戏将迎来她再度欣欣向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