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永兴金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点思考 | ||
| 2007-10-16 8:05:56 胡向玲 | ||
自2004年我县以白银产量占全国30%的绝对优势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银都”称号以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中国银都”发展首先战略,使以金银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2006年全县共生产白银1910吨,黄金6.5吨,其他有色金属15万吨。目前,全县共有一定规模的金银企业191家,其中产值过5000万元的29家,过亿元的13家,金银产业已真正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我县金银产业的现状及特色 (一)我县金银产业已成为建设经济强县的主要支撑。目前,金银产业是我县投资最多、出口最多、企业数量量多、就业最多、税收最多、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产业。我县财政收入从2003年起每年净增加1亿以上,主要源于金银产业的贡献,2005年,全县金银产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占全县GDP的33.1%;实现税收1.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4.6%;2006年实现产值60亿元,税收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9%,出口创汇1.2亿美元,成为全省十大出口县之一。 (二)我县金银产业已形成较强的总量、技术和品牌优势。一是形成白银产量全国第一的总量优势。2006年全县生产白银191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30%,我县已连续9年成为全国最大白银产地。二是形成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近几年,我县金银企业通过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把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在有些技术领域形成了一些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技术优势。三是形成了较强的品牌优势。我县作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银都”已经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大品牌,在产品方面注册了11个产品商标,其中“永银”、“金荣”牌白银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三)我县金银产业是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一是属于典型的废物回收产业。金银产业所需原料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渣、废料、废液,通过传统工艺技术从“三废”中提炼回收稀贵有色金属。二是属于典型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通过运转灵活的企业内部循环和企业之间的循环,实现对“废弃物”的多次循环利用。目前我县企业从“三废”中除能提炼金银外,还能提炼钯、铋、铟、铂等多种稀贵金属,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开发生产了销酸银、925白银、化工银、超细银粉、银基触头等一批深加工产品,拉宽拉长了循环利用的链条。三是属于环保产业。我县对全国有色工业的“三废”处理作出积极贡献,每年循环利用“三废”5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废弃物的重要处理基地。同时通过配备粉尘回收设备等环保设施,对金银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渣、废气等污染物进行处理,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实现了达标排放,又从烟囱回收废弃物中再次提炼出金、铋、铟等稀贵金属,实现了烟囱回收粉尘的再循环利用。 二、我县金银产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政策直接制约着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县主要通过创办福利企业的形式,有效缓解因税赋过高对金银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但年内国家将对福利企业实施新的退税政策,而对利用“三废”回收金银的企业又没有见到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出,我县金银产业面临沉重打击。 (二)我县金银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大。2005年底出现的白银期货风波,全县投资者亏损资金3亿元以上,使我县金银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一是民间融资渠道处于断裂边缘。二是企业从银行贷款随着宏观货币政策的趋紧,贷款成本提高。 (三)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一是我县金银冶炼企业缺乏创新机制。大部分企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难以建立起现代化企业经营机制。二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深加工产品开发能力。三是缺乏优秀的企业家。企业老板们大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具有战略眼光、具有优秀企业家素质的还很少。四是缺乏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我县虽然聘请了一些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但依然相当缺乏,不能满足我县金银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等。 三、我县金银产业今后发展的措施和努力方向 县十届党代会提出继续大力实施“中国银都”发展首先战略,坚持把金银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第一支柱来培植,就必需加快建立大集团,建设大市场,打造大品牌,构建大链条,使我县金银产业逐步实现生产方式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资本由原始积累向现代资本运作转变,着力把我县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白银产业基地,最大的白银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最大的白银产品集散地,使我县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银都。 (一)科学规划,突出金银产业发展重点。 要科学的制定一套适合我县金银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规划,使我县金银产业布局更科学,产业结构更合理,可持续发展力更强。今后金银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在金银深加工上作文章。要重点发展电子工业银和饰品工业银,这是目前用银量最大、市场前景最广阔的两个领域,我县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一是县委、县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金银深加工的发展。要研究出台一系列支持金银深加工的优惠政策,形成一个政策洼地,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深加工企业落户永兴,推动县内民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项目。二是发展好现有金银深加工企业和项目。帮助安保绿色、亚兴化学材料、富恒贵金属等深加工外资企业尽快正式投产,支持金荣新材料、鑫达银业等民营深加工企业加快做大做强,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白银深加工产业群。三是把永兴工业园定位金银深加工基地。要通过有效管理,降低产业链总成本,培育品牌企业,把永兴工业园发展为集深加工、科研、商贸、展示、培训、旅游为一体的深加工园区,成为中国银都对外的形象窗口。 (二)多方努力,破解金银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加大银信部门支持力度。加快我县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尽量降低抵押贷款门槛,扩大抵押物的确定范围,提高抵押物的有效担保额度,增加白银质押贷款;二是疏通民间融资渠道。要及时介入一些优质规模企业的借贷纠纷,确保双方权益的前提下,使企业正常生产运作,使我县民间融资渠道逐步恢复通畅;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继续给予金银精深加工贷款贴息,为精深加工项目融资提供强力支持;四是加强诚信建设。坚决打击故意倒帐、逃帐的行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打造诚信银都;五是启动白银上市公司的建设,拓宽企业向社会融资的渠道。 (三)重点支持,培植金银产业的龙头企业。 一是整合优质企业,组建集团公司。根据我县金银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按市场运作的原则,对1-3家优质规模企业进行整合、改造,先组建成一个股份制有限公司为母公司,然后下挂一大批金银冶炼企业作为子公司的模式来组建集团。这有利于我县金银产业的竞争力,并为上市公司建设打好基础。二是建立县级领导挂牌联系企业责任制。可选择一批较好的企业作为重点培植对象,联系领导定期下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谋发展,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争取培植一批年产值过10亿元,税收过5000万元的骨干金银企业。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崇诚信经营。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包括原料资源战略、人才资源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发展战略以及企业文化等战略,这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诚信”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根基,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只有诚信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维护企业及整个中国银都形象,企业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加强人才技术支持,创造金银产业新优势。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可采取由县委党校与省内名牌大学联合办学的方式,开办有色金属冶炼专业大专班,对企业业主及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大力支持企业引进和留住人才。引导企业建立知识、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以确保留住人才。在技术支持方面,以3-5家具有实力的企业为依托,按照市场机制组建中国银都白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和工艺的研发,确保我县作为中国银都在全国白银界的强势地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