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湖南永兴本地知青编写的一本知青回忆录,书名为《曾为知青》。文中描述了永兴当地知青在当年的件件往事,勾引起读者对当时情景的缕缕回忆。是一本有一定价值的文史资料。欢迎璨多的永兴知青上网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永兴知青 → [原创] 知青岁月里的烟民

您是本帖的第 151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 知青岁月里的烟民
ygch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40
积分:21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6月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ygch

发贴心情
[原创] 知青岁月里的烟民

       知青岁月里的烟民

知青中抽烟的不是很普遍,但也大有人在,比如本人就是一个烟民,如果说在学校时还是一个见习烟民,那么,下乡后就是一个正式烟民了,在学校有父母老师管着,只能偷偷摸摸地抽,成为知青后可以堂而皇之地抽了。

下乡前,好朋友聚在一起,有烟同享,初次吸烟还很不适应,出现过头晕,呕吐的现象,后来就习以为常了。当时的“中华”烟一块多一包,是最顶级的烟,我们想尝尝,但又买不起,只能买一两支试下味。

记得下乡那天,单位上除了送我“红宝书”以外,还送了我一堆香烟,有“青松”,“咏梅”等好几种牌子的,总共有十几包,我从未拥有这么多香烟,心里美滋滋的,初下乡的那阵子,确实“阔”了一把。

现在想来,我们当时在干校还真有点像当兵的,我们的编制是中队,排,班,住房是集体宿舍,吃饭是公共食堂,每月还发几元零花钱,这几元钱买完生活必需品,已所剩无几,那有钱抽烟呢,为解决抽烟的问题,我从家里带来烟丝,自制烟卷,自给自足。那时,大家都穷,烟民们抽的烟悬殊不大,最低的八分一包的“经济”烟,最高也不过两毛一包的“火炬”烟,能抽上“火炬”烟的,是令人羡慕的,与我同宿舍的L同志,他长年抽“火炬”烟,在我看来,他简直是一个“富裕中农”。他肯定是家里有钱给他,不然他不会如此之“阔”。在我的记忆中,三年的知青时期里,家里没有给过我钱,有时从家里带点粮票来,跟别人换点钱维持生计。

当时不只是知青中的烟民买不起烟抽,下放的干部也是自己卷烟丝抽,李保煌同志是部队转业的干部,有时我们做事路过他家门,他就热情地喊我们进屋歇脚,并且拿出他自己生产的烟招待我们,李保煌同志子女较多,生活比较困难,十一,二岁的孩子要进山砍竹子卖钱挣学费,常常看到他三个孩子拖着满满一板车竹子,在泥泞的小路上跋涉。

几十年过去了,知青时代的烟民有的可能不抽烟了,有的仍然保持着过去的习惯,由于时代的发展,阶层的分化,老知青们的生活状况,已今非昔比,有的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抽着软“白沙”,有的却在用公款抽着“芙蓉王”,这也许是“命”,我不禁要奉劝知青中的达官贵人:无论到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曾为知青这个神圣的根本。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29 20:35:39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深有同感.我在80年代处期还是带烟丝自制烟卷抽.现一般抽软“白沙”,有时也抽着“芙蓉王”.哈.那是人家送的.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29 21:18:31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250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