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图文】铁血青年 远征抗战—来自远征前线的书信【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系列报道)
作者: 肖洵 发布: 2007-11-15 08:33 来源: 天天早报 查看: 1次
铁血青年 远征抗战(1)—
来自远征前线的书信
【同期声】 片头 (20秒左右)(蔡琦负责)
【正文】
成都市档案馆的姬勇近两年来一直在着力收集整理民国档案,而他最感兴趣的则是那些反映了六七十年前成都军民积极抗战的有关历史资料,不久前,他在翻阅一件1943年的民国档案时,几封已经破烂发黄的个人书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姬勇发现,寄这些书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1943年那支远赴印度、缅甸地区抗击日寇的中国远征军中的一员,信几乎都是从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寄回来的,而收信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江安澜,从信上可以看出,当时他是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这些书信的主要内容都是写自己在抗战前线的战斗生活以及对同学好友的思念之情。收信人的地址是成都市石马巷19号,由此可见,当时江安澜这个人就住在石马巷19号这个地方。
【同期声】 成都市档案馆 姬勇
[我们想找到这个江安澜,就是在石马巷这个地方,包括找到给他写信的这些青年学生,我们想了解江安澜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想了解他的这些同学是不是战后回到了祖国,或者是牺牲在了异国他乡?]
【正文】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了位于成都市小关庙附近的石马巷19号,力争通过寻访,获悉有关江安澜的消息,或者是直接找到他本人,从而解开我们心中这些的疑团。但是结果还是让我们失望了,这里是现代繁华都市中的一个角落,石马巷19号这个门牌依然还在,可是现在却是一座公共厕所的门牌,而过去的石马巷19号大院也是面目全非,如今矗立在这里的是一幢七层高的居民楼房。一打听,这里曾经搬迁过一次,现在住在里面的居民基本上都是近几年才搬来的,江安澜其人没人听说过。那么64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这个石马巷19号当年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明天请继续收看系列报道《铁血青年 远征抗战》第二集《寻找书信的主人》。
来自远征前线的书信
【同期声】 片头 (20秒左右)(蔡琦负责)
【正文】
成都市档案馆的姬勇近两年来一直在着力收集整理民国档案,而他最感兴趣的则是那些反映了六七十年前成都军民积极抗战的有关历史资料,不久前,他在翻阅一件1943年的民国档案时,几封已经破烂发黄的个人书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姬勇发现,寄这些书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1943年那支远赴印度、缅甸地区抗击日寇的中国远征军中的一员,信几乎都是从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寄回来的,而收信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江安澜,从信上可以看出,当时他是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这些书信的主要内容都是写自己在抗战前线的战斗生活以及对同学好友的思念之情。收信人的地址是成都市石马巷19号,由此可见,当时江安澜这个人就住在石马巷19号这个地方。
【同期声】 成都市档案馆 姬勇
[我们想找到这个江安澜,就是在石马巷这个地方,包括找到给他写信的这些青年学生,我们想了解江安澜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想了解他的这些同学是不是战后回到了祖国,或者是牺牲在了异国他乡?]
【正文】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了位于成都市小关庙附近的石马巷19号,力争通过寻访,获悉有关江安澜的消息,或者是直接找到他本人,从而解开我们心中这些的疑团。但是结果还是让我们失望了,这里是现代繁华都市中的一个角落,石马巷19号这个门牌依然还在,可是现在却是一座公共厕所的门牌,而过去的石马巷19号大院也是面目全非,如今矗立在这里的是一幢七层高的居民楼房。一打听,这里曾经搬迁过一次,现在住在里面的居民基本上都是近几年才搬来的,江安澜其人没人听说过。那么64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这个石马巷19号当年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明天请继续收看系列报道《铁血青年 远征抗战》第二集《寻找书信的主人》。
===================================================
成都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