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心质量也许并不高的年轻生命,在经历了极度的苦痛之后消失了。一个本来就不够健全的家庭将更为破碎、甚至完全解体、“坏死”……
社会机体的一个细胞坏死,也许并不能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因为这个机体上有亿万个细胞。不过,这桩伦常惨剧仍引起了我的思考。
据报道,这个打死女儿的人叫吴继春,被他打死的女儿叫吴欢,一家人来自湖北。吴欢三姊妹,以及她们的父亲与继母,租住在广州海珠区一间不足
报上说,吴继春26岁时,他的妻子就抛弃他和三个女儿出走了。那时吴欢还在襁褓中。此后十余年,吴继春带着三个女儿、伺奉着两位老人艰苦度日,直到5年前才重新结了婚,并又生了一个儿子。
据说,吴继春也很关爱自己的女儿,对她们的期望值也很高,也想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过,他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使他对教育没有真正的认识,为生活疲于奔命也使他在教育上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心态和好的方法。据说他除了口头告诫以外就是体罚。其实,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提要求、定奖惩,而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辩证的、智慧的、积极向上的、有爱也有憎的、有苦也有乐的、有适度挫折也有成功的氛围。这种氛围,比要求孩子如何如何读书重要得多。
而且,以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教育(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一个人生活环境对他的每一个影响,都是教育。而一个人的生活环境,首先当然是家庭。
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是“严父慈母”的环境,缺少一方,那个环境就不正常了,缺少一方(尤其是儿童期缺少一方)都会对人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除非那个家庭中负有养育责任的成年人或有极好的心理素质,或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或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相当的经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家庭环境一方缺失所造成的不足。
从报纸上描述的,我相信这一切吴欢的家庭都不具有。
吴欢从小就失去母爱,在校常被人说“没娘的孩子”,这使她的性格变得十分孤僻,又十分倔。她初中只读了一年就掇了学;虽然随着父亲,一家人来了广州,她最初也进了一家制衣厂打工,却因不适应工作、与同事相处不了很快被辞退。从此她天天守在“家”里(实际上是屋里),哪里也不去。终于那天晚上,由于家里其他人都加班未回,她爸爸打她时也就无人劝阻,终于被“不慎打死”!
吴继春读了高中。这在以前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了。但我说,吴继春不但是一个极其不合格的父亲,也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人。作为一个有一定文化的人,他没有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26岁时就已生了三个女儿。我认为正是他的这一做法,为他自己的生活、为他儿女的生活,铺就了一条充满痛苦和绝望、却又无法改变的道路。子女太多,资源又小足,家庭生活贫困成为必然;家庭生活贫困,又成了他前妻出走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家庭破碎,自己没有好心情。年幼的女儿从小得不母爱,她们的心理发展必然出现问题;心理发展出现问题,难于适应社会生活,跟着又会出现一系列其他并发的问题,直至家庭冲突和暴力,并且变成不可收拾……。吴继春打死女儿,即使不判死,也要坐牢到老。他的后妻可能会离他而去。而不管他的后妻离不离他而去,他的幼子将失去对一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正常家庭生活环境与教育……
呜呼! (注;报上说,当事人的名字都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