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瑶山高坡陡,那些在我们看来很美的梯田,对于作田人,上上下下实在是很辛苦的。田不多,人均只有半亩左右,种的杂交稻虽然也能收千把斤一亩,吃饭总还是不富余。于是花瑶人不得不在更陡的山坡上种玉米。
1.
2.在我们要靠四肢才爬得上去的陡坡上,这孩子却要背着几十斤重的一篓玉米下山。
3.
4.
5.
6.
7.
8.
9.这大约是为明年准备的种子。
"花瑶山高坡陡,那些在我们看来很美的梯田,对于作田人,上上下下实在是很辛苦的。"------艾木地照片精彩,心地善良!
从毛弟的好多帖子看,我们当年下乡也有收获(虽然这种收获饱含苦涩),至少我们这辈子永远忘不了贫穷的农民兄弟。
此处的陡坡不知道是不是上次视频显示的那陡坡?
他们选种全是留下纯色的玉米?我还以为当地已经种上了改良了的彩色玉米呢!
答乡音姐,此处的陡坡不是上次视频显示的那陡坡,是另一处,坡度差不多。
关于留种,只是我的想当然。我不知道,也没问他们种的是否良种玉米。
乡音姐说得对。其实,所谓知青情结,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民情结。
不知毛第带玉米回冒,带哒的话
下次到岳麓山就煮哒做干粮,让
我们试哈味。
“其实,所谓知青情结,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民情结。”就是 所以有些人以为是赞美下乡或者说不应该说是第二故乡 ,是曲解了我们的这种情结
淡白和蔡家湾 你们俩下次记得带上全国粮票和毛弟换玉米!一百斤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