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我们一行驱车到华圹大泉头村,去寻访曹享灿的故居。 加之 大泉头当年下过一些长沙知青,我所知道的人有张知非(下一队)、熊宇平(下二队)、兰天版主(下五队)、李祯祥(下五队)等四人、我想也可顺便去看看当年朋友们生活过的地方。
曹亨灿 (中共早期烈士)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湖南郴县华塘大泉头村
出生年月:1902年
牺牲日期:1928年04月05日 出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1912年入郴州北湖书院就读。1919年春赴衡阳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五四运动浪潮中,曾撰《救亡中国》一文,时人广为传诵;并由此与蒋先云、黄静源等结为好友,一同赴工厂,农村进行爱国主义宣传。1920年8月,任长沙文化书社三师书报贩卖部主任,在衡阳、郴州广泛推销《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革命书刊。1921年3月,成为进步学生团体“心社”的首批成员,并负责草拟了该社章程,提出了“牺牲个人乐利,企图群众幸福,结合真纯同志,谋社会实际改造”的宗旨。1921年6月,经蒋先云、黄静源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经蒋先云、夏明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湘南学生联合会宣传部长。同年下半年,和蒋先云、黄静源等组织发动水口山工人大罢工,并负责起草了罢工宣言。1923年5月,参与发动全校进步师生驱逐反动校长的斗争,并负责校外声援任务,曾组织省立第三中学、省立第三女子师范等校8000多名学生上街声援三师学潮。同年夏,调长沙中共湘区委主办的湖南自修大学任文书,协助何叔衡处理日常事务,参与筹建拥有1000多册书刊的图书室,受到毛泽东等人的好评。同年9月,参加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元月到达巴黎,入东方农艺学院半工半读。通过刻苦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结合在工厂考察的工人生活状况,写下了《阶级和阶级的力量》等文章。4月,由党组织安排赴苏联工作。1926年回国,由党中央派往中共河北省委从事宣传工作,公开职务为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宣传部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转移至武汉。同年秋,调任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1928年3月,去河口组建工人武装,由于叛徒出卖途中被逮捕。4月5日被杀害于河口望子岭。
曹亨灿(1902—1928),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华塘大泉头村人,出生书香门弟。1919年,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习。192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湘南学联宣传部长。1923年,赴法勤工俭学,翌年4月,调任苏联东方国际署中国参事,负责将中国国共两党活动的资料翻译成俄文、法文,供苏联、法国、德国的5家报纸发表。后负责东方国际署的工作,与王怀远、姜杜宁一起,将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翻译成中文寄回国内,对推动中国的革命运动起了积极作用。1926年4月回国,中共中央派他到中共河北省委做宣传工作,并任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宣传部长和河北省《挺进报》主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调任中共满州省委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1928年3月,奉命到河口组织工人武装,因叛徒出卖,落入日军之手,4月5日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