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图文】 不可忘记的传统节日【湖南知青公共频道】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伟大的中国也产生了许多传统节日。 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祭神,祭祖,拜年,走亲访友。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也叫上元节,灯节。元宵节观灯,猜谜,吃元宵。舞狮子,踩高跷,耍旱船,看大戏,扭秧歌等。 三,春龙节,农历二月初二。 因这一天是天上龙王抬头的日子,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以后逐渐雨水就多了。北方这一日要吃春饼,炸油糕,爆玉米花等。比喻挑龙头,吃龙胆。 四,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是纪念晋国介子推的。这一日不能生火做饭,必须吃剩饭,所以称寒食节。 五,清明节,农历四月五日。 这一日要踏春,祭祖扫墓,立碑垒坟,坟上压纸钱,插柳条。家门上插柳条。 六,立夏节,立夏这一天。 北方要吃立夏馍。 七,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五月节,艾节,端午等。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佩香囊,挂香包,饮雄黄酒等风俗。 七,姑姑节,农历六月六日。 姑姑节也叫翻经节,天祝节。六月六,请姑姑。每逢六月初六,家家把老少姑娘请回来,好好招待一番。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六月六,这一天,家家把箱子里的衣服翻晒一下。 八,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这一日年轻女子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九,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习俗。送祖时要烧纸钱。 十,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也叫八月节,团圆节。古代有祭月拜月的习俗,吃月饼,走亲访友。北方还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 十一,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有登高,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的习俗。 十二,祭祖节,农历十月初一。 祭祖节也叫十来日。俗称放鬼日。民间有清明收鬼,十月一放鬼的说法。这一日要祭祖,有家祭和墓祭。 十三,冬至节,农历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 冬至节俗称冬至,北方有冬至吃饺子,防止冻耳朵的说法。 十四,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俗称腊八,腊日。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十五,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有些地方也叫祭灶,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来到人间的日子,所以这一天要把厨房打扫干净,贴灶王像,祭拜灶王,祭灶时要把蜜糖抹在灶王的口里,这样灶王爷就不再玉帝那里说你的坏话了。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 十六,除夕,农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 除夕这一日要帖春联,祭祖,接神,放鞭炮,晚上灯要长明,全家人要吃团圆饭,还要守岁。 湖南知青公共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