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转帖]哈佛大学“幸福课”:我们究竟为什么不开心?

您是本帖的第 55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哈佛大学“幸福课”:我们究竟为什么不开心?
网岭采茶人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傻得无敌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905
积分:1082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1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网岭采茶人

发贴心情
[转帖]哈佛大学“幸福课”:我们究竟为什么不开心?

哈佛大学幸福课:我们究竟为什么不开心?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沙哈尔这样说自己。

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

在内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19岁。她的室友回忆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

The more you learn,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forget. The more you forget, the less you know. So why bother to learn.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8 20:13:22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山人教授他们夫妇正是这样做的。

“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说得很对!采茶妹你也应当这样做!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8 21:07:17
张晓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363
积分:199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0月7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张晓村

发贴心情
跟进
通过网络去哈佛听了一堂‘幸福’课,有益。幸福是一种感觉,各人不同。所畏“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有穷人的快活。”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烦恼是客观存在的。纯快乐和纯幸福的人肯定不灵放。该先生认为真正的幸福是一个大家都在忙碌奔波中追求的目标。『他也说不准,』但途径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不知对不对。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8 21:24:49
原生态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老知青
文章:933
积分:670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16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原生态

发贴心情

幸福是一种感觉,每一个人对它的认识都不是一样的。有人在豪宅名车中找不到幸福,有人却在平民生活中找到了幸福。这就是各人的感觉了。

不过如果有人给大家(尤其是年轻人)上一上这样的“幸福课”,那倒是很不错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8 21:56:03
阳咪咪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000
积分:659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9月7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阳咪咪

发贴心情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感恩是幸福,知足也是幸福。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8 23:41:28
安乡农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74
积分:1815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安乡农夫

发贴心情

文章剖析得十分透彻,让人们似乎看到了“幸福”实质内容。长沙有句俗话;端起饭碗恰肉,放下筷子骂娘。幸福在哪里!在即将失去的记忆里,在人们的思唯憧憬里。一旦拥有全然不知,一旦失去才会记起。      

   古人说得好;知足常乐、吃亏是福、难得糊涂。才能体会到幸福的境界。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8 23:46:07
沙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84
积分:120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沙阳

发贴心情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如果把一个人的收入与他的“幸福指数”建立起一种函数关系的话,这种函数不一定属于“单调上升”的函数。自变量“收入”在某一区间内函数值“幸福指数”可能呈上升趋势,这个区间可能在月收入3000至5000之间。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10 11:30:08
张晓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363
积分:199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0月7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张晓村

发贴心情
我曾经听一个中国人说过他的幸福观:“人能感知的幸福,与他对人生的期望值成反比,而与社会对他的认同度成正比,没有量化指标”是这样吗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10 21:00:45

 8   8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4063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