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推荐]黄山独秀洞庭边

您是本帖的第 67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推荐]黄山独秀洞庭边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推荐]黄山独秀洞庭边
黄山独秀洞庭边
作者:李世俊  来源:



        
      安徽有黄山,湘鄂边也有一座黄山;正如杭州有西湖,杨州还有一个瘦西湖一样。
      《隋书·地理志》称:“安乡有黄山,山阳属安乡,山阴属公安,土石皆黄色,故名”。
      黄山群酷似冲天金凤,又雅称金凤山。这只美丽的金凤逶迤湘鄂,窈窕多姿,凤头起于山泉水清的冲凤岭,凤尾止于湖北公安的骑马岭。当地人传说,专吃美食的金凤儿,就喜欢吃山前的东西,屙出的是一坨坨金子,结果穷了山前,富了山后,山里边尽出富户、才子、名流……
      “峭壁一峰判两湖,一山独秀洞庭边。”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不仅爱看安徽黄山的云海,也酷爱湘鄂边境的黄山,称赞它的秀色,又誉为“洞庭峭壁”,雄踞一方,壮观千古。明代公安派文学家袁宏道曾慨叹道:“越三峡而来,千里尽平地;见培楼则喜,何况生姿媚”。(《公安县志》)。试看,在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荆江平原之上,在这浩浩荡荡,广袤无垠的云梦古泽之间,突兀腾起一座秀峰,怎不令人叫绝!何况,黄山山色奇丽,变幻神秘。兆晴则轻光耀紫烟,为“黄山瑞霭”;兆雨则轻云出岫,若“玉女披衣”。所以古人又把黄山媲美匡庐,多有题咏。黄山就是当地的气象站。黄山搜雾,则晴天指日可待;遍山放云,则风雨即至,而且灵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黄山这只金凤的凤头上(即大顶),有“忠济庙”和“谢公墓”。忠济庙大约初建于南北朝,宋以前供奉祖师和赶山王。北宋时,荆州刺史谢麟,为官清正,死后葬于黄山。宋徽宗二年,赐封“忠济真人”,重修庙宇,故庙曰“忠济庙”。黄山一带至今流传这位前贤的一段神话:谢公死后,家人准备将遗体运回故乡福建瓯宁,路经黄山时,陡然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谢公护柩人员都避雨去人,霎时狂风将谢公灵柩引向黄山大顶,竖葬庙侧。后人纪念他,为他修墓,年年月月,男女老少敬仰谢公者络绎不绝。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每年清明时节,谢公真人的外甥――山脚白龙井修真养性的一条白龙,便腾云驾雾,飞至大顶的忠济庙内,用舌头舔洗这位“忠济”舅舅的金身,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还有,要是黄山一带遭了旱灾,这条白龙又从井底飞出来,挟着雷电,携带甘霖,摇头摆尾去滋润乡里……
      “黄山有幸埋忠骨,白石多缘寄鹤踪。”从黄山大顶攀援而下,就到了二顶上的云麓宫。昔日,松柏起涛,古木参天,墨菊遍地,暗香醉人。游人到了这儿,好像进入另一世界,顿生超世去尘之想。宫内,供奉道教祖师,两厢有灵官塑像;天井旁还有一口大钟,每年七月七日做盂兰会,钟声悠悠传至十余里之外。从二项折向山腰,松针间可觅见形似“犀牛望月”的两块奇石。山后,有命名为“连理枝”的两棵奇树。转向骑马岭下,往昔祖师飞升留下的“仙人掌”便赫然可见。返回山脚下的东南麓,便到了古色古香的南禅寺。就是这些古寺灵泉,奇石异树,组成了迷人的“黄山八景”,大部遗迹至今尚可追寻。
      这么一个幽静出处,一不怕水淹,二不太清冽,难怪南梁丞相沈约要在这儿买庄置地。唐代柳宗元谪贬永州路过黄山,官船夜泊南祥寺下,结识贤士段弘古,深感此地人杰地灵,欣然命笔为古寺题写金匾。元代安乡诗人颜耕道,结庐僧房侧畔,刻苦攻诗,号称“林泉散人”,在这洞天福地享了多年清福;清人赵纯翁,也一心只想依山筑醉翁之享,乐享天年,以终其身矣!
      当笔者漫步黄山采访之际,山涧巧遇老中医裴老公公。这位年过古稀的黄山人,相貌古朴,步履矫健,确有一副仙乡鹤骨的神韵。说古,如同一本“活辞典”;论今,黄山的一草一木发数家珍。他说这黄山乍看起来不奇不巧,好像只有几块顽石,其实不然!这地方稍有历史知识的人便知,公元48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五溪,曾屯兵于山南。山上不仅古迹多,而且古代文物丰富,其中具有开掘价值的有“狗冢堆战国墓群”、“蛇盘山汉至清古墓群”。裴老于1980年间,还亲自看见考古工作者从黄山西麓白龙井附近,搜集到距今几百万年的剑齿虎、象、鹿等动物化石。

小憩时,笔者从旅行包拿出采集的一棵植物标本时,这位“活辞典”只瞟了一眼,便叫出名儿:“骨风嘛!主治风湿。”接着老人报出山上生长的一大堆中草药名儿:对月草、四两麻、瓜子精、跌骨散、白头翁、麦冬、红白鸡公花、仙人掌等近百种,简直可以开一个中药铺儿。老人稍停片刻,吧嗒两口叶子烟,带着黄山人爱黄山的深情,笑指一旁的山石:“嘿嘿,就连这岩缝儿里的红头蜈蚣,也成了黄山特产哩!”
      附近一位年轻的山民听到笑声,凑过来一拱手:“裴老爹,恭喜发财!听说您领着孙儿孙女捉蜈蚣,一季抓了七百块!”
      裴老不假思索地点头:“有这个数!你我彼此彼此嘛。”
      不错,黄山遍身是宝,真是一只名不虚传的金凤啊!
      当笔者辞别老人,沿山溪走至山南麓的黄山小镇时,时近中午,人声鼎沸。这个湘鄂边的货物集散地,由一条涓涓山溪当了“仲裁人”,把小街划分为两省管辖。街南,归属湖南安乡;街北,隶属湖北公安。听说欧洲有两个国家的国界,就在一小屋厅堂的中间哩。笔者好奇地走进街心,一抬腿,便越过了省界,多么有趣呀!
      挨近农贸市场,贷摊云集,气氛热烈,吞吐兴旺。街上士特产一字儿摆起几里路长,真乃洋洋大观:田螺上市,野兔高挂,团鱼肥美,松菌透人,绿茶飘香……还有那从山上捕促来的红头黑身蜈蚣,此刻已被小小的竹片撑住了肚皮儿,五十个一排,悬于货架之上,就像一尾尾中宫鱼儿等待出口。街沿,本地出的“龙缸”,描龙绣凤,有如黄龙出洞;鱼盆子里,碧波喷绿,鲜鲤吐泡,又似玉瓶汲水。挤进南北商场,买一盒孝感麻糖,或是汉口的薄切,满口生香,余味无穷;漫步杂货小店,品几两长沙的鱼皮花生,或是四川怪味胡豆,嘴里像含里五味瓶儿,酸、甜、脆、辣、麻,什么都有了。吆喝声中,瞧那餐厅里、酒楼上,更是吸引着三江四海客。厨师们精选黄山鲜菌制作的“油泡肉菇”,营养丰富,味极鲜美;顾客喜欢的“水煮肉片”,则是用乌鱼切成薄片,拌以各种佐料下在沸汤里,一忽儿,鱼片似乎变成了展翅的蝴蝶,湖区下戏称为“蝴蝶子过河”……旅客同山民们就着这些本地名菜,喝罢一盅荆州特曲,又品尝一回安乡猕猴桃酒,笑语满堂、气氛热烈。
      “春雨涤荡古今尘,两衢风景尽成新。”如今,这黄山小镇堪称湘鄂通衢,公路密如蛛网,构成了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从湖北荆州、沙市搭乘去公安一线的汽车,当日上午即可直抵这座边界重镇;从湖南长沙坐“韶山号”快班船,第二天一早即抵安乡县城,再乘车一小时,便可到达目的地。尔后,上荆门,去武汉,或是到宜昌的葛洲坝观光,均极方便。中外游人,游览张家界、索溪峪、桃花源之后,如果计划去岳阳、君山一带参观洞庭胜景,便可选择黄山头这颗明珠作为理想的中途站,顺路看看“洞庭峭壁”,岂不是一件美事?!
      “凤凰城里凤凰飞,黄山的秀色使人醉。”午后,笔者乘兴游览了镇边“荆江南闸公园”。登临花香林翠的纪念亭内,环顾黄山腾飞之景,但见虎渡河上,荆江南闸宛若游龙;金峰顶上,忠济庙畔烟霞拥簇。明王时昌止宿山顶曾赋诗曰:“……钟声低者远,人语隔溪烟,置榻云为伴,烹茶夜引泉,此宵河汉近,忘却我非仙。”黄山,昔为名人隐逸之乡,今为志士开发之地。如今,尽管这只金凤专拣山前的美食儿吃,也吃它不穷了。黄山人早在50年代就在这儿天始创业,重绣古河山,雕琢金凤凰。黄山南麓建起了国营林场,山南山北植林6000余亩,又养蜂,又种茶,把黄山打扮得一派欣欣向荣。黄山人用那开凿荆江分洪工程的茧手,还在这块宝地上排淤筑堤,围成了牧场,建起了国营畜牧良种场,繁殖良种耕牛、牧猪、仔鸭,发展畜牧生产,为两省边境农户勇闯致富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纵观千里江陵,北有荆州古城,南有黄山明珠。今日黄山风光旖旎,凤凰峪里花团绵簇,山边小镇美如红杏,开拓勇士纷至沓来,远非昔日可比。朋友,当你伫立于虎渡河畔,徘徊在南闸桥头,俯视“日夜江声下洞庭”的奇景,或是眺望黄山展翅飞的雄姿时,你能不为它独有的秀色发出内心的赞美么?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8 20:10:39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安乡政协第七届一次会议在本月十五至十六日召开!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8 20:16:36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9375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