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衡阳知青 → “大有作为”的日子(记事连载,11月7日更新)

您是本帖的第 410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大有作为”的日子(记事连载,11月7日更新)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932
积分:116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1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等了几天,不见下文,期待!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4 20:34:58
五十年代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7
积分:86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0月14日
1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五十年代生

发贴心情
“大有作为”的日子之:猪倌生涯

猪倌生涯

  孤独与寂寞,是三年“大有作为”日子最深切的印象。三年插队,吃过不少苦——不知过了多少没有油盐的日子;三伏天,烈日当空我们还在挥锄挖土;数九寒天,我们还要破冰赤脚下水挖田。也受过很多累——挖土、拉犁、挑猪粪,百四五十斤的担子与壮劳力们一样的挑。这些都还没什么。但当一天的劳作结束,吃过晚饭后还要独自面对寂静而又漆黑的夜,那种寂寞的感觉弥漫在你心的内外,挥之不去,无处躲藏。

  不过,这都已是过去,今天再提起,不是我的本意。因为与各位知青老大哥比,不值一提。

  言归正传。

  因为我“放牛都嫌小”,村里最先安排我养猪。那时村里没任何经济来源,准备养几头猪到年底卖点钱作集体经济,我们来之前队里刚好捉回6头小猪。

  要我养猪,队里只给了我两担谷糠和半箩瘪谷碾出的碎米,其他猪饲料就靠我去解决。小时候在外公家我扯过猪草,但那是在山里,有“草”可扯,而且家里只有一头猪,一天扯一蓝子就够了。而在张家湾,山上的草根都被拔掉作柴烧了,哪有猪草可扯,何况还是6头猪?!好在时值春暖开始,田里作肥料种的草籽刚刚茂盛而又鲜嫩,村长允许我割田里的草籽苗喂猪。

  正是长身体的小猪,单靠吃谷糠和草籽肯定是不行的,但我又再也找不出别的东西喂它们。猪也通人性,大约半个月后,这些猪就象受过训一样,只想跟着我走。两个月后,只要听见我的声音,一米高的围栏可一跃而过(野猪也不一定有此本事)。过了快三个月,田里的草籽被耕掉了,谷糠碎米也早没了,就再也找不到猪吃的了。猪还是原来一般大。眼看猪有被饿死的危险,村里只好卖给每家每户去养(到年底,这些猪才百来斤一头,食品站嫌太瘦不收——要是现在,找都找不着——只好杀了,留着自己吃)。

  猪倌生涯就此结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4 22:01:44
五十年代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7
积分:86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0月14日
1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五十年代生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夜深人静在2007-11-4 20:34:58的发言:
等了几天,不见下文,期待!

哈哈,月底月初,最忙,没时间来。抱歉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4 22:11:19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932
积分:116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1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你被贫下中农言中了“放牛都嫌小”,养猪不称职,呵呵!你的妈妈是邻公社书记,为何不去妈妈的公社,也不会此这么多的苦啊,记得那时候,我羡慕同学有农村亲戚,因为他们可以不跟学校下放,投亲靠友,免收很多的苦,你有这样的好妈妈而不靠妈妈的树荫,何故?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4 22:27:03
五十年代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7
积分:86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0月14日
1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五十年代生

发贴心情
“大有作为”的日子之:“四个和尚”的答案

    我们四个知青:柏林,炳申,奇生和我。炳申年龄最大个儿最高,其实他父母都是农村户口,本来他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哥哥在西双版纳国营农场,通过关系将他转成了城镇户口,迁回老家后成了“知识青年”,他这个人为人大方,讲义气。柏林和奇生年龄大我一岁,个都比我高一点。奇生体格最壮,初中毕业,但比较有心计。柏林最好表现自己,爱耍点派头,是一个“说的比唱的好听”的人。柏林据说在学校时当过“干部”,队长就指定他为我们的“户主”(其实后来他什么“主”都没做)。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那么,四个和尚呢?

  刚到队里,大家都很客气,同吃同住同劳动。收工回家,烧的烧火,淘的淘米,切的切菜,家务活大家一起干,很是和谐愉快。特别“户主”柏林很想表现自己,吩咐大家做什么,自己也带头做。

  隔三差五,下午收工后,他们仨就回家到父母身边去,吃个现成饭,换件衣服什么的,早晨再回到队里来。我离家远,没家可回,他们就请我去他们家,我也偶尔轮流着去他们家里改善改善伙食。

  渐渐地,个别人就不那么主动了,久而久之,“户主”也不“主”了,主动做饭的就我和奇生,再后来,煮饭的就只我一个人了。再渐渐地,他们大概觉得总吃我煮的饭不好意思,回家的次数月来越多,晚上基本就我一个人守着孤独的房子。不是因为我无“家”可回才主动做饭,实在是做不出大家都犟着的事来。

  天天回家也不是件舒服的事,因为大多数天都收工很晚,再说,每天来回走五六里路,并不比做饭轻松。

  这时,奇生就另开炉灶,自产自销。接着柏林也效仿,但只是做的少,蹭的多,时不时嘿嘿嘿地就搭在我或奇生锅里一道吃。就炳申还在搭我的伙,他兴趣来了做一点,一般情况不做,但态度很鲜明,仗着和我很和得来,就是不“分家”。其实我不说什么,谁愿意与我搭伙我都乐意,多做点事,没啥。

        一屋三灶持续了三个月左右,到我们四个知青被派去修渠道打石头为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4 23:34:30
五十年代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7
积分:86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0月14日
1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五十年代生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夜深人静在2007-11-4 22:27:03的发言:
      你被贫下中农言中了“放牛都嫌小”,养猪不称职,呵呵!你的妈妈是邻公社书记,为何不去妈妈的公社,也不会此这么多的苦啊,记得那时候,我羡慕同学有农村亲戚,因为他们可以不跟学校下放,投亲靠友,免收很多的苦,你有这样的好妈妈而不靠妈妈的树荫,何故?

投亲靠友的事让给了哥哥,哥哥毕业后留在了外公外婆身边,他没吃过我所经历的苦。但哥哥后来一直生活在父母的蔽护下,令他心感压抑与无奈。有时候,吃点苦不一定不好。

那时也不知为什么没要求下放到妈妈的公社去,一个字:傻。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4 23:49:46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932
积分:116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1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五十年代生在2007-11-4 23:49:46的发言:

投亲靠友的事让给了哥哥,哥哥毕业后留在了外公外婆身边,他没吃过我所经历的苦。但哥哥后来一直生活在父母的蔽护下,令他心感压抑与无奈。有时候,吃点苦不一定不好。

那时也不知为什么没要求下放到妈妈的公社去,一个字:傻。

   不是因为傻,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干部,实在怕人家说闲话,那时候的人以及干部,纯!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5 0:09:11
寻境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248
积分:187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1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寻境

发贴心情
欣赏五十年代生的知青生涯,感觉苦是苦了点,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是妙趣横生、轻松幽默,有此心态,作者肯定是个豁达开朗的人。欣赏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5 20:02:50
五十年代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7
积分:86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0月14日
1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五十年代生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寻境在2007-11-5 20:02:50的发言:
欣赏五十年代生的知青生涯,感觉苦是苦了点,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是妙趣横生、轻松幽默,有此心态,作者肯定是个豁达开朗的人。欣赏了。

谢谢欣赏!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7 20:13:28
五十年代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7
积分:86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0月14日
2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五十年代生

发贴心情
“大有作为”的日子之:在劳动中成长

        除了煮饭,我们四个知青闹了点矛盾,其他方面,比如出工,比如娱乐,比如分配物资,我们其实还是很友好、很团结的。

        说也难怪,插队一段时间后,我们真羡慕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年轻人。同样的出工,同样的劳累,同样的疲惫,但收工回到家里,至少他们不需要自己煮饭,不需要自己洗衣服。而我们,不管多么的疲劳不堪,回到家还要做饭、炒菜、洗衣洗碗。对收工后有一碗现成饭吃的愿望,不是一般的强烈。

       张家湾是一个很特别的生产队。一是它很小,全村才5户人家共28个村民,仅有全劳动力(壮年男性)4个,半劳动力6个(5个女劳动力,1个带残疾的男劳动力)。二是人均田土较多,全村有三十几亩田和五十几亩土(这在我们当地已是算多的了)。三是地理条件不错,这里属丘陵地区,山不高,交通很方便,距公路仅一里路,离区政府所在地不到三公里。四是它却又特别的穷,一年至少有三个月缺粮,别的地方喂猪都不要的霉得发黑的红薯渣,就是他们度荒的主粮。全队没有一头耕地的牛,没有一件象样的农具(当时,我很不明白,有田有土,但为什么就那么的穷)。

       我们来后,尽管我们四个知青分别“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村里还是把我们四个算作一户(大凡按户分配的东西,我们四个人分一份,然后由我们四个人再去分)。将我们四个知青定为中等劳动力(说还是照顾我们了。说来也是,论劳动能力,刚开始时,我们连半劳动力都赶不上)

    以前,每逢春播、双抢和秋收,村里的那几个劳动力显然是不够的,都是由公社或大队组织人员牵上耕牛来突击帮忙,两三天就搞完。这时候村里全体劳动力都忙于后勤——送水、办餐等,因此,别人最累的时候,他们却比平时还轻松些。我们四个知青来了之后,这个惯例从此被打破了(在那个政治第一的年代,这个又可以成为大队、公社干部们总结材料里的一条成绩,只是苦了队里做事的劳动力和我们四个知青)。

       不做猪倌后,我个子虽然小,但也只得随大伙一起出一样的工,干一样的活。

       第一天出工,干的是多数人想象不到的活——拉犁。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拉犁本是牛干的活,人拉犁,在来张家湾之前,我们也是闻所未闻。耕田(我们叫犁田)时,牛在前面拉犁,一个人在后面掌犁。我们没有牛,更没有现在所谓的机械化,只有用人代替牛。一杆犁四个人,前面三个人拉,后面一个人连推带掌犁。4个全劳动力每杆犁两个,每杆犁再配两个知青,犁田就这样开始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没有当年的照片,这张是从网上找到的,靠人力拉犁就是这样子

       做牛做马,真做起来,非常的不容易。拉犁,一根粗绳套在肩上,身体前倾,用力往前拉,一步一步,泥(土)在犁刀的作用下翻了过来,留下一道道优美的线条。远观此景,诗一般的浪漫。但身处其中的人,其辛其苦,非亲历不能体会。第一天下来,背(晒)红了,肩肿了,腿麻了。

        我虽小,但我坚持下来了。我们四个知青都坚持下来了,当然,有些人的坚持掺了点“水分”,出工没完全出力。因为,他们拉过犁的有经验,从绳子绷紧的程度上就知道,谁用了力,谁偷了懒。我力气不大,但我实实在在尽力在拉,所以,他们很喜欢和我这个小个子组队。

        一段较长时间后,村民不再笑我“放牛都嫌小”了,代之以“称坨虽小压千斤”的赞誉。

       不但拉犁我们坚持下来了,插秧、挑肥,无论是技术活还是力气活,我们都与全劳动力们一样地干。半年后,我们四个知青都由“中等劳动力”升为“全劳动力”(工分由每天8分加到10分)。

        伴随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生活,我的个子却在迅速成长。插队不到一年,我的身高由1米59长到1米70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7 22:30:38

 22   10   2/3页   首页   1   2   3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875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