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有作为”的日子
五十年代生/文
[开篇]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声音在那个年代里曾响彻云霄。
虽然生于农村,且由“贫下中农”抚养长大,因为吃的是“国家粮”,仍属城镇青年。走出山村三年后,刚高中毕业的我,只得又“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5年2月,大年刚过完,我就挑着一床棉被,几件旧衣,告别外公外婆,来到我插队的地方,祁东县一个叫张家湾的生产队。本来我是一个人去的,说来凑巧,去生产队之前先要到区政府拿介绍信,却在区政府碰上我妈妈——她在另一个区当公社书记,这天有事路过此地——她感到莫名其妙,问“你去哪?”,我说我插队,去张家湾(妈妈知道我会插队,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去了)。就这样,拿上介绍信,妈妈陪我一道来到了生产队。
到了生产队,没有任何仪式,迎接我的是村民沉默而陌生的注视。当知道我是来插队的知青时,人们才象炸开了的油锅议论开来。村民们纷纷议论着我,那些言语可都不客气。议论声里,最响亮的是:“来个这样子的人,放牛都嫌小”。说来也抱歉,那时的我形象可真是有点太不起眼:虽年过十五,却身高仅1米59,体重69斤(34.5公斤)——但就是这个“放牛都嫌小”的人,插队一年后,变成了身高1米70的小伙子,三年后,当他离开生产队时,全村人设宴为他送行,鞭炮从村里一直放到公路上,整整一里路。这是后话。
一起来插队共有4人,那3人已先我到了队里。因此,吃住的一些设施他们都已搞好,我放下行李,铺好我的床就算安置完了。见没别的事,妈妈吩咐几句就走了。
刚刚走出校门,我们的内心还那样的幼稚,还无法预料未来的日子有哪些艰难困苦在等候我们。。。。。。只知道,从此以后,我就要独立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
插队务农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