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来 说 物 流
尽管物流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已引人我国,而且在90年代中后期形成研究热点,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现代物流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不统一,甚至出现望文生义和种种误解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首先考察一下物流概念的由来及其界定,把握现代物流的正确含义。
对于物流领域来说,物流活动自古有之,并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物资,从而使交换成为必然,交换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以运输为中心的物流活动。国际学术界对于物流概念产生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物流概念是因为经济原因而产生的,即起源于人们对协调经济活动中物流及相关活动的追求。阿奇·萧(Arch Shaw)被认为是最早提出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并进行实际探讨的学者。第二种观点认为物流概念是因为军事原因而产生的,并且第一次在红军事中明确地解释物流这个概念地年代是1905年。詹姆士· 约翰逊(James CJohnson)和唐纳德伍· 德(Donaid F.Wood)认为,“物流一词首先用于军事” ,1905年美国少校琼西·贝克(Major Chauncey B.Baker)所称的“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实际上就是“物流”(Logistics)。
“物流”一词按专家学者的话来说其学问深奥至极。什么厂家从计划开始,第三方(也就是说物流单位)就得参与物品设计、下线、包装仓储、深加工运输、配送……物流理论博大精深连一般的物流人都看不懂,更别说外行了。我认为“物流”简而言之就是托运站和货运单位名称的变更。我们祖先几千年前就开货栈、驿站、镖局、马帮、脚行……像丝绸之路,唐僧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早期物流的真实写照。姑且不谈学问和老祖先了,我们还是说说物流人自己的事儿吧。
我于l984年和单的位领导发生矛盾,一怒之下下海经商。40元钱起家,卖过青菜,卖过热带鱼,蹬过三轮,干过建筑……在社会上飘流了一年。1985年听朋友说在北京站“ 粘毛”托运能挣大钱,就懵懵懂懂的跑到北京站去淘金,从此我和物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规模上,我从“粘毛"托运开始,历经了托运站、运输服务部、运输公司、直今天的物流公司。体制上,我从个体到集体、全民、承包、最终又回到个体。20年间,我亲历了物流业的变化与发展,饱尝了物流人的悲欢喜乐与苦辣酸甜!
80年代,改革刚刚开始,各行业还没有全开放,尤其是托运行业是一个新的行业,属于特种行业。审批非常严格.一般单位办不下执照来,个体办照更是苦难重重。这一行业在当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那时的货源非常充足,但物流渠道却与其成反比;第二铁路线紧缺,设备陈旧,速度缓慢;第三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北京仅有几家运输公司,每个公司仅有几十辆破旧不堪的车。其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巨额注册资金无从筹集;第二,公路运费按往返吨公里计算。第三,汽车把货送达目的地后,必须空车返回,如返程捎货要受到交通部门及相关单位的严厉处罚。另外当时全国没有一家配载公司和私家运输车,公路长途运费比铁路高几倍,多数单位选择铁路运输。
铁路在那个年代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铁老大,在计划经济时期不用竞争就有着绝对的优势。那时北京市只有两个车站办理快件运输,北京站和永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