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读书,看到一本三十年代出版的《良友》杂志,上面发表一篇署名田倬之的文章:《湖南女子最多情》,并配有一群湖南女子的相片:王人美、胡萍、黎明晖、唐月清、黎莉莉、胡笳、丁玲。“湘女多情”,在很多文章都是这样提。可是湘女如何会多情呢?难道其他地域的姑娘就寡情?我一直得不到解答。读了田倬之先生的这篇文章,好像讲出了一点道理。转发给大家,评评看,田先生如此评论“湘女”是否得当。
原文有一段对湘女有不当的描述,用省约号代替,以免湘女们读了不快。
湖南女子最多情
田倬之
摘自《良友》杂志第93期
一提到湖南女子便联想到她们底健康,活泼,能干,美丽,不能不称誉她们是中国最好的女子。不过以上那些优点并不是湖南女子所特在的,而真正湖南女子之所受人推崇,却因赋有另外一种性格,多情。
论健康,湖南女子是不及华北和东北。论活泼,湖南女子不及广东。论能干,湖南女子是不及四川,因为如像巴蜀寡妇,
湖南女子为什么多情呢?这是有它必然产生的环境和历史存在。
先就自然环境来说:
水是与人有密切关系的。水多的地方,人民自然清洁,故女子健康而白。水性弱而流动,故水多地方,女子温柔而活泼。水因受外界刺戟,为波,为浪,为瀑,故生长在那些地方的女子多情致。江有沱,水有泊,故生在那些地方的女子对情人多留恋。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干流,并无数小支流,可算是河流极多的省份,所以好的女子美丽而多聪颖。三湘九转,流水三叠,渚水汇而为洞庭,停留而不去,始也奔放,终也迷恋,那能不产生多情的好姑娘,而事实上湘中极享盛名的好女子多产生于距湖不远,滨江而居的益阳,长沙,醴陵,湘潭。
大山足以阻碍文化的发展,然而小丘壑却能增加风景,有益人类。林谷多泉石,岭上生白云,四时之变幻无穷,培出人们多项的生趣。幽鸟相逐,鹿鸣在声,蝶影双飞,比目同戏,那能不令人类追逐异性。湖南有衡山,有岳麓,有桃源,有郴山,有鸡霄,有九岳,当然要产生出多幻想热情的小娇娘。
气候影响人生极大。太寒,希望少而冷静;太热怕劳动而偷懒;惟有亚热带的人们,早熟而多情。湖南夙有南国之称,气候常在春夏,那能不令那些姑娘,迷恋而思有家。
“三湘多香草”,“红豆生南国”,这些馥郁的国沅蕙,朱宝青枝,为馈赠之妙品,是相思之尤物,那能不令洞庭湘间的女娘,刻刻思念好的情郎。
就社会环境来说:
湖南主要的生产事业是茶,它底采集和拣制,都是需要女工的,终日在山巅屋里机械地工作,是很想有灵肉一致的娱快来调节这样底生活;何况采茶天气,正是二三月里极令人骀荡的春光呢!所以在这种工作里曾经产生有不少的艳史和恋歌。
其次湖南女子的生产事业是采麻绩织夏布,与采茶制茶有同样的情调而时间却是南风指袖罗的四五月,令人昏昏欲睡,巴不得有片时的休息与安慰,与奏有同样的情思。
影响上流妇女的行动为思想,湖南与广东四川一样,可称是民智开化甚早,而且进步最速的地方,为革命发生之策源地,“不自由,毋宁死” , “男女平权,神圣恋爱”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等口号早已为湖南女同胞所稔熟,那能不叫她们征诸实行!
就历史的暗示来说:
中国痴情女子的老祖宗,娥皇女英,为吊她俩情人的魂魄,不惜从中原的国都,奔跑到蛮烟瘴雨的南荒来寻觅。九嶷山下,洞庭湖边,潇湘江畔,漪猗竹前都有她们的芳踪泪痕。然而呼天跄地,终竟求之不得,此天下第一对有情人便也追随她们底爱者而消逝于烟波浩淼里。
屈原虽是男子,但离骚经中所托比的完全是男女相悦之事,而且这些男女对异性都是一往情深,迷恋到得死方休。九歌虽系祭祀迎神的曲调,但也十有九关系爱情的。而且屈原本人论对楚国之忠诚不变,自甘一死,也与青年男女以莫大暗示。就中国伦理观念来说,事君上,对朋友,处爱人是有似道德的,都要忠贞,屈原之死,与日俱增与湖南少女以深刻教训——宁为爱情而牺牲,不愿委屈以苟活。
……
有了以上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铸冶,人类历史的熏陶,要叫湖南女子寡情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凡有湖南太太的朋友,他总感到他的太太给与他的满足,无论精神或物质太多了……
因此,我愿全中国的女子都湖南化;我更愿全中国的男子都有一个湖南化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