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楼
儿时最大的快乐还是在有好东西吃的时候。
那时候就是穷。穿就不说了,单说吃,一天有一顿吃饱就不错了。红薯半年粮,从挖红薯的季节开始,基本上就是以红薯为主食了,春后红薯下种后就只能吃薯渣,发霉发黑的薯渣。米饭不是每天都有得吃,肉食荤菜就只有过年过节和贵客来时才敢拿出来。那时候,我们最盼望的日子有过年、立夏、尝鲜、生日和来客的日子。
过年就不用说了,那是一年最隆重的时候。几乎每家都要杀一头一年辛辛苦苦喂养的猪(这头猪除过年吃一点,余下的烘成腊肉,挂在灶上,一年的肉食就全在这里了),还要杀只阉鸡,还每家每户磨豆腐,前后半个月,不亦乐乎。一年里除来客外舍不得吃的花生、瓜子、红枣,这时也拿出来了;一年里舍不得穿的衣物这时也穿上了。这时的小孩子们既不要做事,又有好的吃好的穿,心里都在想:要是经常这样,多美好啊。
除了过年,我们那最大的节日就是立夏了。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传下来的,我们那里不兴端午、不兴中秋,唯兴立夏。立夏这天,家家户户舂糯米,做糯米巴巴,吃肉、吃蛋、吃笋,凡家里有的都拿一点出来吃。说是:“立夏吃糯米巴巴经得累”,“立夏吃了蛋,石板踩得烂”,“(小孩子)立夏吃笋长得高”等等等等。对我们而言,有得吃就好。
尝鲜也是我们的一个节日。农历六月初六,新禾已有几粒谷子开始成熟。这一天,家家户户砍几两肉,从田里摘几粒新谷剥了随老米煮一锅子饭,大家饱饱的吃一顿。
“大人生日一碗饭,小孩生日一个蛋”,过生日也是我们最盼望的日子。
山里人家好客,特别是远方来的稀客。有贵客来,都会倾其所有招待。有客在,大人们自己舍不得吃,做小孩的,总也可以分得一点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