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眼神能杀人?
———荒诞、诡异、爱信不信
2007年6月,俄罗斯《真理报》报道了这样一个恐怖而又真实的案例:
2007年3月,为了庆祝建市786年,下诺夫哥罗德市(曾名高尔基市)商会筹资,上演歌剧《浮士德》。接到演出任务后,歌剧院最终选定资深演唱家安德烈夫扮演主角浮士德。安德烈夫正值壮年,身材虽瘦弱,但面部表情却极为丰富。或许是多年的演艺生涯练就了他一双传神的眸子,他甚至只用眼神就能表达出喜怒哀乐。
4月23日,安德烈夫参加集体彩排。第五幕是全剧的最高潮,安德烈夫饰演的浮士德在大运河前与梅菲斯特对白。这是一段充满了压抑、愤怒的台词,安德烈夫到这时宛然变成了浮士德。他的眼神中充满着愤怒的力量。
此时,场下一名场景师正在搬动道具,声音偏大了些。安德烈夫不满地瞪向了他,希望他能安静下来。场景师接触到安德烈夫的目光,身体猛地颤抖了一下,倒了下去。他的手指奋力地指向安德烈夫的头部,一言未发,猝然停止了呼吸。
医生在解剖场景师的尸体后没有找到死亡原因。只能暂时以“猝死”作为结论。但歌剧院却传出了可怕的消息:安德烈夫用魔鬼的眼神杀死了场景师。
4月29日,《浮士德》正式上演。当天晚上,歌剧院人山人海。演出很顺利,很快就到了第五幕,安德烈夫再次因剧情而眼神中燃烧着愤怒。而乐队指挥阿列克谢却分了神,手势顿了一顿:音乐中立刻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好在这是一段的结束,并没有真正影响安德烈夫的演唱,但对于凡事都精益求精的安德烈夫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他恶狠狠地瞪了阿列可谢一眼。阿列科协身子猛地一震,仿佛化石般一动也不动。但更让人吃惊的是,阿列谢夫在呆立了几秒钟后,身子突然向前倒了下去。脸庞痛苦地扭曲着,他断断续续地说:“安德烈夫的目光......我的胸口......喘不过气......”未说完就昏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医院里传来噩耗:阿列克谢死了。
商会会长列昂诺夫因为第一场公演的中断而大为不满。他坚持要安德涅夫继续演唱,否则商会不会如约给歌剧院出费用。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剧院领导不得不作出一项决定:本次演出,安德烈夫不得以目光注视任何人。为了自己热爱的歌剧,安德烈夫无奈地接受了这个决定。当天晚上,歌剧院内再次爆满,市民们丝毫没有受到头晚演出中断的影响。
开场前,安德烈夫从幕布的缝隙间向外看,二楼正中的一间包厢没有人。所以表演开始后,安德烈夫大部分时间注视着空包厢。表演很顺利的结束了,安德烈夫也松了口气。但当演员返回后台时,剧院领导却一脸恐惧地拦住了他们:商会会长列昂诺夫陷入重度昏迷中——原来:当天晚上,商会会长列昂诺夫包下了二楼正中的包厢,由于临时有事,所以会长开场后才进入了包厢。安德烈夫没想到列昂诺夫会在开场后进场,列昂诺夫在演出时承受了安德烈夫大量的目光,所以昏倒在包厢。 两天后,列昂诺夫死在医院里。
连续三人死亡,都与安德烈夫有关,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们重新解剖了场景师、阿列克谢和列昂诺夫的尸体,三人的尸体都没有外伤,也没有毒物反应。警方只能以三人都是意外猝死作为结论。
眼神真的能杀人吗?这个新闻素材引起了《真理报》的兴趣。他们请来了俄罗斯“脑波信息技术”研究所的所长弗拉德和生物学博士格兰特一起前往下诺夫哥罗德市一探“眼神杀人”事件的真相。
于是弗拉德和格兰特重建了案发现场,他们将歌剧院一切状态都恢复到演出时的状况,让安德烈夫的目光对准一只固定在对面的猴子,然后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当场记录猴子在接受安德烈夫目光时的反应。
当安德烈夫又演唱到第五幕时,猴子有些焦烁不安地扭动身体,接着猴子尖锐的叫了起来,避开安德烈夫的目光。直到演唱结束,猴子才安静下来,仿佛大病一场。
在对安德烈夫做过多次试验后,弗拉德认为:用眼神盯人真的能致人死亡,至少对健康有害。实验证明,人类眼神是强大的生物脉冲发射源,能发出高频生物波。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人在身后盯着我们看时,我们能感觉到。共同试验者格兰特博士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人类眼神就像奇特的光电系统,既能接收信号,也能发射信号。从眼睛里发射的辐射是短波,像X光或激光一样具有穿透力。这种波可以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乃至整个身体。
真相终于大白,当安德烈夫非常入戏时,情绪波动过大,所以导致生物脉冲波频率超高,影响了场景师、阿列克谢和列昂诺夫三人的心脏,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死亡。
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不太相信的。像安德烈夫这样的人实不多见,具有他那种“杀人眼神”的艺术家更是闻所未闻。哈哈!好在不多,否则不堪设想。
http://q.163.com/chuanlian/blog/edit/huangrenfang@126/16377912007924114646389/all/#1637791200792411464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