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沅江县是我省下放知青最多的一个县,仅长沙知青就有一万四千余人。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沅江知青 → [原创]《岁月蹉跎之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您是本帖的第 561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岁月蹉跎之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雄鸡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2
积分:131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雄鸡报晓

发贴心情
[原创]《岁月蹉跎之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公元1968年的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社论刊登毛主席发表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是日,全国各大城市连夜组织上街游行,热烈拥护最新指示,各地紧急动员起来,“大打动员知青上山下乡的人民战争”。时年,全国的城市里66、67、68届的初高中生大约1600万,俗称“老三届”。他们在文革前期加冕为“红卫兵”山呼万岁,托付的希望是造反打冲锋;到了后期就封号为“知识青年”,希望他们不要在城里吃闲饭,尽快离开城市,越快越好。

      1.

   公元1968年12月18日0点。长沙港。湘江枯水,船泊江心处,远远隔断送行亲友。蒸汽锅炉的呼哧呼哧喘气声骤然轰响狂躁起来。鸣笛启航。这是第一批,之后一艘一艘轮船驶向南洞庭,将1.4万长沙中学生送往沅江县插队落户。

   夜深沉。湘江北去。我伫立左舷回眸怅望,长沙灯火由身在其中到渐行离远,终成一方光亮后,再被无边的黑暗尽行吞噬。

   清晨5时,单调轰鸣的蒸汽轮机停转,我于昏沉中蓦然觉醒,沅江黄茅洲到了。

   船舱里的人群躁动不安起来。有一铁皮喇叭高声喝斥:“不要动,不要动。”此时黑夜未退,浓雾已经次第渗入。船舱里的灯光明暗飘忽,熹微晨光里显出重重雾锁。映像里只有一艘船和眼前的人是真实的所在。天道黑白递嬗,世间来去茫茫。

   湿冷的寒气重重包裹,冰冷从指尖脚尖一直传导到心里。斯沫只是叫冷,“脚都冻木了”,拉扯着我要上去。一群人蹙到趸船边却被拦住,那铁皮喇叭又在高声大喊不准上岸,说是要等天大亮之后,区上公社的领导来了之后才能起坡。我们高声嚷道不上岸就回去。那持铁皮喇叭的端出了一付鄙夷和居高临下的神态,直说你们怕么是呷湘江顺水来的吧,“告诉你们,咯里是资江,想呷斗水回去冒那么易得。”话中透漏了一个县区社三级干部会议的内部精神,知识青年大都是有家庭问题、出身问题、或者是有造反问题的人,是来劳动改造的。

   吵不赢不甘心,斯沫偏不回船去,就要在趸船边上雾朦朦里云中漫步,我紧跟身后三步之遥雾里看花,突然“扑通”一声巨响如坠石沉江,我赶步上前,云里雾里一片朦浓都不见,来了个透心凉,须臾间又闻泼刺水响,不见出水芙蓉,但见一双手乱抓乱摇,“快,快扯我上来”。

   “你是想寻死呗。”我三下两下扯起斯沫。这厮唤名儒雅但行事莽撞,一脚踏空就栽进了资水河里。上来后惊魂未定簌簌发抖,但脑壳甩甩摇摇后还好,感觉是没有进水,这是因为那话说得清醒,第一句是嘱托莫大声喧哗,影响不好;第二句是问这水里有没有血吸虫。

    我和庆宝提溜着这只落汤鸡到锅炉边烘烤,无数双眼睛过来巡梭探视。耳边传来一些小女生的窃窃私议:“这不是H君的弟弟么。”H君是谁,长沙著名红卫兵组织的司令,当年哪一个中学没有他的部下。斯沫和我原曾参加“红保军”,是他的对立派。1967年1月16日,《红旗》发表评论文章《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指出“红保军”是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御用保皇组织。是夜,H君带着部下冲进省政协查抄红保军总部,斯沫誓死保卫总部,大无畏地与哥哥抗争,表现出了坚定的路线斗争觉悟。红保军一倒台,我即作猢狲散去成了“逍遥派”,斯沫则坚持要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招安进了哥哥的麾下。

   有了这么些个原因,斯沫得以在黄茅洲以后的时光里广结饭缘。也正是这个原因,这厮现在掩面背对观众,生怕损了光辉形象。而庆宝却直面对射过来的目光,燃起火光灼灼,照的瞳孔贼亮贼亮的。哥们,这船上一多半是四中的学生,“四中全都是女生呀。”话里满含深情希望。这小子贼心一起就准有人遭殃,一年之后果不其然。

   据传,黄茅州区插队落户的知青近三千,长沙一中和四中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

   2.

   沅江以沅水归宿之地而得名纳湘、资、沅、澧四水吞吐洞庭湖。泽国水乡里大的堤垸有十个,小的不胜其多。其中有一个小垸子叫岔角大队的。大队里的每个生产队都盖起了新屋,住上知青就叫“知青点”。

   我和庆宝加三个男生落户到六队,知青点里五条光棍,只看谁比谁更懒。开始还有庆宝勤快,可怜是年幼刚满16岁,受尽欺压当童工。等到那厮翻身闹革命的时候,我们无饭进口的日子就来了。

   那一天,哥们都躺在床上,赌谁比谁经得饿。大家都笃信毛主席在《论持久战》里的一段经典论述: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眼见得文远站起身来,大家立刻泛起希望的神采。没想到这小子不往灶屋里去,却是威严地来回踱步。他把自己想象成是二战电影《宁死不屈》里的德国上校冯·汉斯多夫斯基,穿着笔挺的哔叽军装、踢着贼亮的马靴,目光阴鹜洞射,“你们会的,很快就会像孩子般地哭泣着,像狼一样的相互撕咬。”这小子是在排遣自己的饥饿感。

   我也站起身来,在众人狼一般的眼神中走到一张门板前,抡臂画一个大圈,“同志们,这是一张大馅饼。”然后跟大家商量,诸如要夹上多少肉馅,要放上多少油炸,要不要撒上芝麻等等。

   铁牛终于按捺不住,猛地揩去嘴角的涎水大声叫道:“妈的,都搞饭去,一个也不能少,谁躲懒就把谁的嘴巴吊起。”

   我们这边日子过得凄凄惶惶,斯沫那边却春风和煦。他在七队,知青有三男两女,凑合一起就有了居家过小日子的打算,开伙食如何量入为出,伙食帐如何分摊、做饭出工如何轮流派工等等。我们和斯沫等是同学,少不了来来往往串个门,我们去一次那七队知青点就像夹皮沟遭劫,俩小妞不待见了,斯沫等马上跟我们划清界限。重色亲友之徒不屑一顾,我们之间少了来往。

   原曾希望去了我们这股祸水,七队知青就应该紧密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没有料到好景不长,终有一天祸起萧墙,W君怒火中烧挥锄挖了那个集体灶,斯沫一怒之下掀翻那个公用橱柜,K君见什么摔什么,两女生捡拾可用的东西藏起来。第二天堂屋里五个炉灶林立,五个人各人顾各人。

   3.

   公元1968年12月的一个冬日,长沙的东风广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盛大集会上发言,一女声慷概激昂:扎根农村一辈子,广阔天地练红心。省革命委员会的一领导语重心长:希望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生根、开花、结果。意思就是去了以后莫想着再回来。

   但是,就在过后还不到10个月,也就是1969年的秋季里,一场大招工的风波乍起,将“扎根农村”的时代布景撕碎。风中传送一个消息:“这是唯一的一次招工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知青群体惶惶然,上演一场“箕豆相煎”的活剧。全因狼多肉少,因而要使出浑身解数来作一次最后的斗争。

   这次招工的程序首先是大队推荐,然后再是公社、区县知青办和招工单位的逐级政审。推荐还没有开始,就有了“豆豉香干换指标”的传闻,知青之间使上了手段暗斗;接着暗斗变明争继而刺刀见红,谁的家庭有问题,谁的现实表现差等互相揭发,像孩子般地哭泣着,像狼一样的撕咬着。甚至穷追猛打,有到了招工的船上被拽下来的,还有已经报到进了厂被退回来的。

   六队的知青因为大队都不推荐,没戏唱。凄凄然忿忿然后作鸟兽散去,弃离沅江另谋前程,剩下我一人独守。

   七队知青点同室操戈,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厮杀。W君等三人招工走了,斯沫和一女生落败,而且相互之间有了仇隙。

   1970年秋。我调去七队和斯沫搭上了伴。

   那天我背上行李去到七队,斯沫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哥们,我和你相处的时间不会长了。说着就拿出来一张招工表晃了一下。现在招工已经没有大队什么事了,只要招工单位点名,县知青办同意就立马走人。当然,公社知青办也是关键,他们不放人也走不成。絮絮叨叨了半天,听明白的是一句,在队上老老实实出工没门,豆豉香干子再也拿不出手。

   其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厮神龙见首不见尾,难得回队上来现一回面。可怜我这一头,又是嫉妒又是恋恋不舍,独自疗伤。

   那天傍晚,斯沫回来了。脸上写着大沮丧。我赶紧缩到灶下点火,那厮油一泼、菜一倒、咣咣抡几下锅铲,哗地一瓢水泼下,啪地盖上锅盖,喝一声道“加火”。车转身就去了睡房里。

   我赶进睡房里,斯沫还在怄气,“妈的,我好不容易从长沙招工单位搞到一个戴帽指标,没想到被一个回乡知青挤占去了。”现在招工又有了新套路,招工单位要点名招,县里公社要点名推,双方要是较上劲来就一个也招不上,最好的办法是有戴帽指标也有空头指标,双方有商有量相互照顾才会皆大欢喜。

   第二天早起,斯沫又满怀希望踏上征程。往后的日子里,这厮时不时地就会拿出一张“招工表”在我面前炫耀,又时不时地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我不耐烦了,终于有一天恼了,那正是斯沫在咣咣抡锅铲、哗哗倒水、啪啪盖锅盖之时,我在灶下猛然蹿出,一个背摔将他掀翻在地,斯沫倒地一个滚翻又压在我的身上,这厮1米78的身胚,我也不弱,两人一场恶仗,打得房门歪歪斜斜、牛屎墙壁撕开大窟窿、桌掀翻、床散架。由此开启衅端,其后农村两年多的时光里,我们时常打架,打得天翻地覆概而慷,打出40年的友谊坚不可摧。

   4.

   打架归打架,这日子还要过下去。1968年的时候你到沅江的堤垸中去看,凡是新屋就可能是知青点。1969年后你再去找,只要是破破烂烂的草屋,没准就是知青屋。

   我说哥们,咱这草屋恐怕要重新盖草了,斯沫说行啊。于是就请上农民兄弟大肆帮忙,将草屋翻新铺上了厚厚的稻草。斯沫欣喜作歌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不走我屋上三重茅”。见他高兴我又建言:你看这屋墙稀垮烂的了,屋前的台阶、泥坪恐怕也要整修夯实一下,斯沫说随你。

   要说搞招工表我不如斯沫,但说在队上发动群众,斯沫又在我之下。这厮凭着昔日红卫兵的战友情深,到处都有饭施主;又打着帮队上搞化肥的牌子,时刻要跑长沙,哪有心思在队上混。只有我才真正地和队上的贫下中农打成了一片,尤其是地富子弟们。白天出工,分配给我的工他们包了,交换的条件就是要我讲白“喷”故事,北京天安门、南京紫金山、长沙烈士公园岳麓山,到处乱扯。晚上他们就都会跑到知青点来,跟着我到水浒、三国、福尔摩斯、基督山恩仇记等等故事里去转悠。我说要把屋搞一下,那还不是一句话。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0 22:20:01
雄鸡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2
积分:131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雄鸡报晓

发贴心情

  

   和农民打成一片后的最深感受就是苦难。农民的苦难早已沿袭了祖祖辈辈不知多少代,苦难到了没有感觉的地步。面对中国农民那八亿张沉默的面孔,苦难二字,我等就不是可以随意乱说的。

   富农子弟腊生是我最要好的农民朋友。白天赤日炎炎,腊生帮我做土砖,修墙角、整台阶、夯泥坪;夜里凉风习习,腊生背着篓子跟着我去捉青蛙。斯沫这厮挑肥拣瘦,捉田鸡抓黄鳝等凡泥里去水里趟的活不干,破杀或炒熟吃则全包下。一天晚上夜已深,我提一大篓青蛙回来,把鼾声如雷的斯沫喊醒,这厮不耐烦地爬起来,把一篓子青蛙往地上一倒,然后扣上一个脚盆,没好气地说:“先睡觉,明天早上再说。”

   夜半惊魂被吵醒,屋内蛙声如荷塘,马灯照亮一看,蚊帐上、床上、枕头边等到处都是青蛙,个个鼓着眼睛怒吼示威。再看那个扣着的脚盆,严严实实没有一丝缝隙,里面却一只青蛙都没有。疑神疑鬼之下我大敬畏,从此以后就断了捉青蛙的念头。

   5.

   中秋刚过,我翻过堤垸走在一条港渠上。那条港渠一线锄印,拨开掩土就会看见两颗蚕豆种,目光延伸,一女生的背影映入眼帘,一身蓝卡其布洗得发白。

   我有一事弄不明白,为什么知青下乡后,凡男生都会瘦削下去,凡女生都要丰满起来呢,眼见那身又宽又厚的外衣,竟遮不住她窈窕婀娜的身段,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走得近了,那女生转过身来驻锄相望,额上、鼻尖、唇间缀满密密的露珠,晶莹光泽,她心有灵犀地笑着,笑得我有些心慌。

   那女生说,我远远地就看见你过来了。我说你别蒙我。“那一只手插在裤兜里,一只手挥着一根棍左砍又劈的,不是你谁?”行,这小妞平时没少关注我。

   我接过锄头来挖坑,一步一锄,一下一下就把那女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回过头看,她弯着腰一个坑一个坑的点着豆种,还要用脚将土掩上,太辛苦了。我说咱俩换换吧。那女生不同意,“你在我身后就会使坏。”好,这小妞读得懂我。

   突然一束光亮晃眼睛,抬头一看,港渠对面就是她的知青屋,一个小女生在那里用镜子对光射向我们。该收工了。

   眼前的情形是,如果不是港渠挡着,五六十步就可以到家,如果顺着港渠找到桥再过去,就有几里长的路要走。

   港渠现在枯水,不过三米多宽的泥泞沼泽,我挥锄挖土垫出一条土路,“就从这过吧”。

   那女生站在边上犹犹豫豫,经不住催试试着伸脚出去,刚一踏下就陷了进去,一下惊叫起来。我上前去将她一把扛上,她惊叫得更厉害起来,“快放我下来”。我由不得她胡闹快步过了去,她落地后便是一顿嫩拳,“你又使坏”。我真是冤深似海,此身莫辨。爬上港渠,隐隐约约有笑声传来,那女生两腮红霞朵朵。

   第二年的春上草长莺飞时蚕豆花开了,白白的花瓣状如蝴蝶,春风徐徐下微微骟动双翅,中间有一漆黑的圆点,就像眼睛里的瞳仁。

   花开时节人去也,那女生招工去了造纸厂。我独自守望,目送那蚕豆花渐渐凋谢,蚕豆荚慢慢转黑,港渠上一线的碧绿转为黑。

   立夏刚过,正是收蚕豆的时节。队长却派我的工,要我去造纸厂搬运芦苇,每年这时节造纸厂就要请农民工帮忙。我去了,心下忐忑不安。

   中午。造纸厂的食堂里,几大盆饭菜摆在地上,农民工的安排是席地而坐。我们被告知:只有职工才有资格桌上用餐。

   一阵喧笑声,一群新工人昂扬冲进食堂,脚下灰尘扬起盖住了地上的饭菜盆。看得真切,那女生就在人群中。我站起身来希望被注意,如此显眼的位置和正对的视线角度,只有瞎子才看不见。可是我错了,那女生瞪着一双大而黑的眼睛,居然就看不到我。我将手中饭钵猛力摔地,转身而去。

   下午收工收得早,我等农民工在码头休憩,望着下面一条湍急流过的大河。有人说猜猜这码头有多高,说10米的、说12米的都有。这时就打开赌了,“谁能从这跳下去,我们晚饭的肉票就全输给他。”这般聒噪好叫人心烦,我推开人群,箭步上前,一个冰棍式就跳了下去。

   进到水中感觉是什么,就好像一块炽热的烧炭浸入冰窟窿里。透出水面看时,那码头已有一两里路远,此时全身已经麻木,手脚有些抽筋。慌忙中看见一渡船,嘴一张撞上一个浪头呛了口水。急忙举起双手乱摇。渡船过来伸出浆,浆叶面太滑抓不住;船工将浆把伸过来勾住我,我靠近去扳住船帮,却又爬不上去。那船工抓住我的后衣襟一声喊,猛一发力就把我掀进了船舱里。

   我躺着仰望,天上白云苍狗。欠身侧望,岸边草绿葱葱,白色、粉红的花开纷呈;堤坡上一派疏林,白鹭从中高低飞过。此时,心情如湛蓝般的澄静、碧绿般的灵性,还有水柔般的感动。这是洗礼,上天恩典,赐我生命如斯19年,今又给我人生划界,我要以尊严和勇气来宣示回报。

   别了,造纸厂。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0 22:21:02
雄鸡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2
积分:131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雄鸡报晓

发贴心情

  

   6.

   我站在斯沫家门外,斯沫的妈妈匆匆赶来。见面就问你叫什么名字,接着就赞叹说,这名字好,雄鸡报晓。再问要什么,然后就说忘记带钥匙了,你先爬门进去坐着,我一会就回来。

   斯沫妈妈一会就回来了。一张报纸包一大堆香肠,顺手从床上扯过一个枕头套,将香肠塞进去,再用订书机啪啪封口。接着就说你先走吧,我还要上班去。我抬步刚走又听喊留步,斯沫妈妈赶上拿出10元钱,“记住,你5元,斯沫5元。”我再走,行自拐弯处回头,老妈妈在扬手,满头苍桑。

   刚刚回到队上,庆宝跟脚就来了。

   我说庆宝你这小子行啊,快一年不见了吧,长个了。庆宝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这小子因为1969年的大招工没戏,不怨人孬怨地差,一怒之下撇下沅江回了河北老家,那儿照样没戏,结果变成个高粱秆又回了湖南,回来后再插队落户到了湘阴。好小子,一年之间三次诈骗人民政府的安置费总计720元。长能耐了。

   庆宝说咱们是老乡吧,你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敲打人了,今儿是弟弟有事求你了。我说行啊,别愁得像根苦瓜似的,啥事说吧,哥哥帮你了。

   庆宝掏出一张相片,上有三个小妞葵花向阳开。我想起来了,那还是1968年的冬天,庆宝带我去了长沙南郊,那里有一个上海内迁的企业,上海人在长沙孵出了一群小妞,庆宝撮上几个就去了烈士公园。这小子为博取芳心而不辞辛劳不停地照相。那照相机是爷爷辈的莱卡,快门钮已不起作用了,只有扳着快门杆一松手就算曝光。所以照成的不多,还算照出人样来的就这么一张。这一张不但弥足珍贵而且关键,因为那三个妞现就在柳树大队。我明白了,其中有个叫囡囡的,被庆宝这小子的贼心惦记上了。

   庆宝要我帮他写一封情书,陪他去柳树大队见囡囡,帮他将这封情书送到囡囡的手中。我说得、得、得,这活哥哥干不了。庆宝说别谦虚了,这世上的人弟弟见得不少,有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光练不说的傻把式,像你这样又说又练的真把式还真不多。

   人说我胖我就喘上了。打开一本叫“小城春秋”的小说,里面有一封现成的情书,只要将场景和姓名变换一下就成。第二天和庆宝迤逦到了柳树大队,正碰上那三个女生锁上房门出工去,看见我们格外亲,马上开门迎进,就说今天不出工了。

   仨妞围拥桌前,听我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候我们红卫兵多风光,什么大串联啦、文攻武卫啦等等等等。说乏了,瞟过眼神寻庆宝,那厮的贼心藏得严严实实,缩在灶下一幅老实憨厚勤劳本分的扮相。

   适逢屋外下起了雨,庆宝兀地插上一句话,“人不留客天留客”。这小子是在说暗语,现在不是递情书的时机,哥们先耐烦泡着吧。意思我懂,打起精神头又神聊海侃下去。

   吃了中饭吃晚饭,吃了晚饭油灯亮。气氛有些腻味了。我说走吧,囡囡说我送送吧,一屋的人顿时如释重负。

   大雨初歇,月光溶溶。陌上柳林迷蒙似烟,晕染朦脓;田田荷叶、粼粼珠光,阵阵蛙鸣;茂草深处寻路径,脚下有些滑腻但不粘泥。囡囡不时一个趔趄一声惊咋,吴侬软语稚憨娇羞。庆宝身后跟着像猫一样悄无声息,这小子装得就跟没事人一样。但我感觉到有猫爪子在后颈背上抓挠。妈的,这活我真没干过,你这不是在逼我吗?

   前面就是路口。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只有被迫冒着不测前进前进前进进。我拿出那封情书来,“这是给你的一封信。”囡囡有些矜持忸怩,我便强行往她的手里塞,我本还要接着交待一句“这是庆宝托我送的。”但是话还没出口就被打断,这是庆宝,他蹿上来指着那封情书居然问了一句:“这是什么?”都死到临头这份上了,这厮还在装宝。

   一路上我愤怒声庆宝,“你生怕丢面子,难道我就不怕吗?”那厮神游月宫问圆缺,不听凡间人语。我不得不严肃地提醒他,“你犯了一个错误而且非常严重。”想想看,白天和囡囡套近乎的是谁?晚上向囡囡递情书的是谁?那情书上的笔迹又是谁的?这个错误非同小可,最可能的严重后果就是:囡囡搞错了对象。那厮这才一个愣怔回过神来。

   囡囡很快就给庆宝来信了,那妞心细心巧怎会搞错。往后就没我什么事了,庆宝人间蒸发,也是个重色轻友之徒。

   半年之后传来消息,庆宝和囡囡吹了。我坚信庆宝和我一样,血脉里汩汩流淌的是燕赵慷概悲歌,端的是义薄云天、情深似海,定是那囡囡无福消受罢了。庆宝情种也,虽与囡囡没了缘分,但锺情于上海小妞的那份心志硬如铁坚如钢,最后还是与一上海女知青终成眷属,这是后话。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0 22:21:47
雄鸡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2
积分:131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雄鸡报晓

发贴心情

  

   7.

   1972年冬,我和斯沫同时被招工。这方水土我从未觉得有留驻片刻的必要,我的所有作为只是忍耐,这也是农民兄弟对我进行的再教育。

   现在终于忍到头了,久已蓄积的野性便按捺不住地爆发出来。

   当年种下的那一颗泡桐树,现已长得碗口粗几人高。有人想要,我说10元钱归你了,那人说太贵了,我二话不说,抡起砍刀就把那树砍了。几天晚上烈焰熊熊,床铺、橱柜、桌子都扔进了火里。但是朋友来了,就请到屋里来由着他们挑。末日疯狂,快意恩仇。

   我等一辈声名狼藉,要说建设性的本领,例如知识学问等没有多少,搞破坏则有天分,后在文化大革命中登峰造极,只差没把个庐山停止了转动。

   公元1972年12月20日清晨,我揣着一张单程船票告别黄茅洲。临行时久久伫立,回想起1968年12月18日来这的那个清晨,此时彼时相距四年零两天,玩了一场狗咬尾巴转圈圈的游戏。

   此时和彼时仍一样,雾罩朦胧,寒气重重。我在心里发下重誓:永世不再回望这片土地。

   8.

   结果我背弃了誓言,只因我放不下那片土地,离别后的二十几年时光荏苒长夜迢迢,禁不住每每地梦回黄茅洲,梦断时分长叹息,久而久之竟成了乡愁,不去一次无法了却。

   那是1995年的一个夏日,岔角大队的田埂上走来了我。那天我喝醉了,醉得痛快淋漓人事不知,所能记起来的是摆了几桌酒席,权当是回乡省亲答谢宴。请了要好的农民朋友,倾囊送出了所有的人民币。至于那天说了什么话干了什么事,我全都记不起来了。

   没想到6年之后,有人帮我找回了失去的记忆。那是2001年的5月2日。沅江市举行盛大活动,将30年前曾在那里插队落户的知青接回第二故乡。此举是为感谢,因为1996年沅江遭受巨大洪灾时,知青们送去了200余万元赈灾慰问金。我所在的单位是那次赈灾活动的主力。

   集会上有一女孩发言,她说的就是我当年回乡省亲的那段故事。

   我的记忆苏醒了。那年那月那日那时分,我在酒席上大声喊“老庆”,“这个鬼崽子怎么不来和我干杯了?”

   有人说他死了。“死了?老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愤怒起来直摔碗。

   众人劝不住,掺着我踉踉跄跄走,到了一个坟头上,我单膝跪地、洒酒祭拜,鸣枪致哀。扭头一看,一小女孩跪在身旁捂住耳朵瑟瑟发抖。旁边有人说话,老庆短命,四十不到就死了,扔下孤儿寡母三个人受苦,大女儿16岁就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小女儿在家没钱上学跟着妈妈讨生活。我赶紧拿出一沓钱塞进小女孩的怀里。

   从老庆坟头上出来后,我把众人都挡住,“你们不准跟着我,我要独自一人踩一下我曾经踩过的田埂”。

   一路走一路回头,等到确信无人跟着时,我一头栽地号啕大哭。面向原来知青屋的位置掏出一沓纸,那是我八千字的“青春祭”,一张一张点燃焚烧。

   我要祭拜这片肥沃苦难的原野,感谢她给我风霜剑矢的多情眷顾;

   我要追悼那段青春燃血的年华,铭记她对我苦痛创伤的温柔舔舐。

   伏惟尚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0 22:22:34
雄鸡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2
积分:131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雄鸡报晓

发贴心情

   9.

   1953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从这时起始,一场运动持续25年,将总计约2000万人由城市往乡村大迁徙。史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过去的时代把他们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封断,城市化进程的停滞,工业化周期性的动荡,经济发展的热胀冷缩,人口增长与教育、就业的冲突等等问题,都希望通过他们有所解决。这个希望被政治挂帅所聚光、被阶级斗争所染色,因而必须狠斗“私字一闪念”,诸如进城、留城就业,故土安居,升学深造等等。唯有农村那片广阔的天地才是希望所向,只有在其中偏远、荒凉、贫困或苦难的一隅履印苍苔,冰凉心志。

   历史已经作出确证,过去时代曾经希望解决的问题,知识青年与上山下乡运动不可能解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勾连牵挂着中国城市里的每一个家庭,上到国务院总理下到平民百姓,都有儿女及其亲友是“知识青年”,中间积淀厚重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亲情乡愁。上山下乡运动虽然势不可挡,但潜流逆势而上,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等,知识青年以各种各样的繁多的名目逐步返回城市。到了7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抗争出现了,这股潜流由管涌演变成决堤的洪流。

    197810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好似孟姜女哭倒长城的现代版,一场积25年之功的上山下乡运动几乎在一夜之间大雪崩大溃退,知识青年的绝大部分回流城市。上山下乡运动已死,死者且已亦;知识青年未亡,生者长戚戚,待着生命的末日宣判。唯有一段血色苍茫的史实不灭,还将永世立此存照。

2007年10月20日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0 22:23:18
雄鸡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12
积分:131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24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雄鸡报晓

发贴心情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0 22:24:09
淮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774
积分:621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28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淮羽

发贴心情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留下的“唯有一段血色苍茫的史实不灭”,但真要能让其“永世立此存照”,可就需要我们尚未等到“生命的末日宣判”的当事人,象雄鸡报晓君一样不知疲倦地写作,把该“立此存照”的东西尽可能完整、系统地记下来。
    

    雄鸡就是雄鸡,没有哪个时段没有艳遇。--你可记着!这里又出现了那个点完蚕豆、被你强行背过河后“落地便是一顿嫩拳”的女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0 23:55:08
李政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63
积分:201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3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政协

发贴心情
呵,拜读,有趣.



我的博客与相册----http://blog.sina.com.cn/yxzx
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1 16:44:11
湖边士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湖边渔人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246
积分:84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5月9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湖边士

发贴心情

大气又细腻的文风,精彩又生动的描写,

拜读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1 17:23:38
李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2641
积分:1781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1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姐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湖边士在2007-10-21 17:23:38的发言:

大气又细腻的文风,精彩又生动的描写,

拜读了!


拜读了,学习了。谢谢!谢谢雄鸡报晓朋友好文!


http://www.hnzqw.com/bbs/UploadFace/2006111411362831969.gif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2 0:37:53

 35   10   1/4页      1   2   3   4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29688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