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靖县知青 → [原创]到附中领取收条

您是本帖的第 88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到附中领取收条
去西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867
积分:799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5月6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去西奇

发贴心情
[原创]到附中领取收条

             到附中领取收条

    昨天是农历九月九重阳节,俗话说“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到江边走”,但我还是去了江边,遵照良良哥的指示,去了湘江边上的附中,是去索要他赠送给母校《靖县知青文集》的收条。那天接待过他的苏华老师(应为校工会主席)外出不在,我找到校友办的负责人吴老师,吴老师很热情,听取我的来意后,告诉我这五本书的分配是,三本送图书馆、一本存档案室、一本放在校友办,并立刻写了张收条(请看附图,收条的日期是以良良哥赠书的那天为准),还领我去图书馆盖了章,对我们的赠送表示再三的感谢。
       同时他们也对该文集提出了一点中肯的意见,建议在该书封面或扉页上注明是“长沙市六五届----六九届中学生上山下乡记实”,这样让人们一看就明白了。说现在的一些年青教师,包括个别的校领导,连老三届和知识青年的概念都不清楚,更不用说是靖县知青了,都还以为是靖县人写的文集,光看书名就会产生错觉,不会对此书感兴趣,影响不够大。
       他们还告诉我,就在上个星期六、星期日里,迎来了第一位忠实的读者,他是长沙市教育局考试院的。那两天,长沙市的自考在附中举行,作为教育局督查员的他在附中考场巡视,检查考场纪律。他无意中在校友办看到此书,翻阅一下,立刻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  

       我曾冒昧的向他们提出一点要求,是否能将一本文集放在校史陈列馆内,他们回答说这要由校领导决定的,据他们本人分析,很难,目前还有许多展品都没能放进去。

       我去附中还有一个目的,是想抄录1968年到1969年,附中老三届下放靖县的那份名单(六五届那批下放靖县的名单,我已在去年的知青网上贴出来过),校友办没有这名单,去打听看还有没有这份名单?名单存放在何处?我是受很多同学之托来找这份名单的,他们对我寄于厚望,想在今后出版的文集中能把这份名单刊登出来,我可能完不成这个使命,愧对大家。
       因我无数码相机,故不能将附中的雄姿新貌发送到网上。这张收条的扫描,还是我跑到湖大找同学关诚帮忙搞的,他也下放在铺口,我多次到他的办公室里上网或发帖。在此,对他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附中的吴老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0 13:59:33
良良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441
积分:156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1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良良哥

发贴心情

    噢,好样的!

    谢谢你去西奇兄弟!我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我们俩是在搞接力……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0 14:25:34
没有忘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032
积分:134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7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没有忘记

发贴心情

好珍贵!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2 0:11:42
pengje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随便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683
积分:116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5月22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pengje 访问pengje的主页

发贴心情

“他无意中在校友办看到此书,翻阅一下,立刻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考试两天他就呆在办公室里看了整整两天的书(如果这次考试的环境比以往宽松些,如果这次自考生考得好些的话,得感谢这本书)……”

想不到文集还有这样的功能


好好学习,天天照相!
qq5255138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2 9:39:12
楚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831
积分:747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26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楚人

发贴心情

真的,没想到,一位长沙市教育局的自考督查员,在附中偶然见到"文集",他如此专注地读了两天.今年在附中参加自考的人要感谢"文集".

有关"文集"书名的问题,情况是这样的,"文集"收录的文章,不仅有长沙下放到靖县的知青作者,还有靖县本地知青的文章,原来估计还会有洪江下放靖县知青也会投稿,后洪江无人写.所以,不能用"长沙知青",不样缺乏广泛的包容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2 10:05:46
去西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867
积分:799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5月6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去西奇

发贴心情
有人要我查一下“附中百年校志”那本书,其中在1968年中有这么句话“全校下乡回乡的共有1378人(计靖县172人、安乡254人、石门48人、海南岛69人、投亲靠友520人、社来社去的315人)”,还有,在1965年的校志里也有这么一句“由赵尚志带队68人下放靖县”。就是讲在附中的校志中已提到了我们下放的情况,我错怪了他们,我将那些话收回。但六五年下去的68人,我和良良哥只统计出的64人的名单,还包括了外校的2人,实际上只62人,这是怎么回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2 14:15:59
哥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734
积分:129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9月26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哥巴

发贴心情
附中当年左字当头,有好材料却未能造就出什么栋梁。寄望后辈学子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23 19:55:53

 7   7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0938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