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
央视国际 (
《红色娘子军》
首播时间:
重播时间:
《红色娘子军》
首播时间:4月15日22:30
重播时间:4月17日22:50
4月19日22:50
嘉宾:李军
嘉宾档案
1981年起在浏阳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1995年至今,在浏阳电视台新闻部、专题部、总编室工作。
内容简介
李军先生来自美丽的浏阳河边,是浏阳电视台的编导。他从小就有着深深的电影情结。一次来北京观看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经历勾起了他的无限回忆。
艰难岁月里,电影不仅伴随着他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更成为了他一生的心灵支撑。
本期节目,来自湖南浏阳电视台的李军先生做客《童心回放》,为您讲述知青岁月里难忘的电影情缘,以及那部让他魂牵梦萦的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敬请关注!
李军——电影是我们的心灵支撑
嘉宾档案:
李军,浏阳电视台主持人兼编导。1956年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至1971年随父母下放浏阳农村,回城中学毕业后, 1974年至1976年在湘赣边界的深山老林插队当知青。1981年考入浏阳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1995年后,历任浏阳电视台新闻部、专题部主任、党支部书记兼副台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观看的中外电影对他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而当他多年后再次观看那部经典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时,激动心情仍不减当年。
正文:
张泽群:
李 军:二十多年了。
张泽群:那也是老广播电视人了。应该说二十多年前也是因为对艺术的喜爱,才走进电台、电视台的吧?
李 军:是的。我从小通过电影受到了很多艺术的熏陶,所以对艺术很热爱。这次来北京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看一场演出。
张泽群:专门来北京看一场演出!什么演出这么吸引你?
李 军:说来话长。这是我企盼了整整三十五年的一场演出,就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自从上个世纪的1970年开始,我多次在电影里看过《红色娘子军》,因此一直以来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在北京看一场现场演出。这就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结呀。演出那天晚上,我特地带了自己的DV机,边拍边看。坐在舒适的现代化剧场,看着自己梦寐以求了多年的精彩演出,感觉到相当满足和幸福。联想到三十多年前,我和弟弟在农村就是为了看这个舞台艺术片,冒着严寒走了二十多华里,在凛冽的寒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观看的情景,心里真是思绪万千。那种兴奋、那种感慨,让我拍着拍着就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了,眼泪珠就唰唰地往下掉。这时我妻子发现了,她趴在我耳朵前悄悄地说:行了,别哭了,好好拍吧。但是后来我把镜头悄悄地转向我妻子的时候,你猜她怎么着?她也是热泪盈眶啊。
张泽群:太激动了。
李 军:所以我们两口子看完后,是一直哼着这个舞剧的音乐回到家的。女儿感到很奇怪,说爸爸妈妈,你们不就是看了一场舞剧吗?至于那么激动吗?这下把我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我说女儿你们不知道,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有过不同寻常的、艰难的、但是又快乐的观看电影的经历,所以今天能够现场观摩,重温电影的情景,我们自然特别地兴奋、特别地难忘,勾起了很多小时候看电影的故事,就这样给女儿说了大半宿。
张泽群: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多数是中年人,都与您有共同的记忆。我想电视机前很多朋友都能够感受到当初这出舞剧对你们的震撼。我猜三十五年前第一次看这个戏的时候,您恐怕连芭蕾舞是什么还不太清楚。
李 军:确实不知道。电影让我了解了很多我生活的小城之外的东西,包括普通话、包括音乐。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看一部介绍化石的科教片,
张泽群:现在的孩子可能想象不到,当年的那些电影是很多人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老师之一。
李 军:是啊!有时候电影的这种影响和吸引力是现在的孩子难以理解的。就拿我来说吧,我母亲是一个文艺爱好者,她教我们学习简谱,所以我和弟弟这方面的能力很强。有一次我们意外地在我们当时住的乡村小学发现了一台手摇的老式留声机和几张老电影唱片,真是如获至宝啊。那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俩就你摇我记,把电影唱片里头的对白、插曲一一都记录下来了,结果记完以后天已经大亮了,我俩疲倦得不行,趴桌上就睡着了。
张泽群:当年有很多电影,包括《红色娘子军》,里面有很多经典的片段和音乐都让人们难以忘怀。
李 军:这一点我真是深有体会。1974年,我当知青到了浏阳县的一个深山旮旯里。那个地方不仅物质是贫瘠的,文化生活更是贫乏。记得有一次看《沂蒙颂》,其中一段表现男女主人公决心救助伤员重返前线的激昂舞蹈,让他很感动;可坐在一旁的老乡们因为不懂舞蹈语汇,还以为是两口子生气要打架!这件事情让我真是感到一种悲哀和孤独。
张泽群:精神的孤独比物质的贫乏更让人难以忍受!
李 军:所以我们就开始自己改变这种状况。我后来后来担任了公社文化站站长,因为喜欢看电影的原因,和公社的放映员成了好朋友,经常跟着他到各村去放电影。当时农村放映员条件十分艰苦,在浏阳的深山老林里,只能自己用扁担挑着8.75毫米的放映机、拷贝和脚踩发电机,走的还是山路,所以到了放映地点往往累得都快趴下了。有时候放映员太累,踩起发电机来就会丢转,弄得电影的声音经常变调。记得一次也是放《红色娘子军》这个舞剧,放映员又丢转了,我熟悉的那段经典旋律变得跟牛叫似的。我拍拍他,他猛醒以后又猛踩几脚,音乐又变得尖声细气的了。老乡们才不在乎这些呢,照样看得乐呵呵的,可我听着就别提有多难受了,特别是音乐跑调对我这个音乐爱好者来说简直绝对不能忍受,所以到再次放映《红色娘子军》的时候,我就主动要求踩发电机,虽然累得汗流浃背,但是看得舒服,听着舒坦。
张泽群:听了您说的故事,觉得挺好玩,也觉得挺感动的。想当年这些下到农村的知识青年真是不容易啊!
李 军:所以我们得感谢当年的电影工作者,把这些美好的作品搬上了银幕,所以才使得我们在山村旮旯里的农民和知识青年,能够得到艺术和美的熏陶、教育。我特别地感谢他们。现在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我也有责任通过自己的摄像机、通过自己的节目传播美的、艺术的好作品。
张泽群:我觉得还应该特别感谢知识青年们。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农村,知识青年为传播知识做出了贡献。我1996年在黑龙江逊克县采访的时候,当地的农民还在回忆曾经看过的芭蕾舞剧。当时有很多年轻的知识青年,在农村的打谷场上穿着芭蕾舞鞋,跳着足尖舞,在最艰苦的环境来展示芭蕾舞艺术。用西洋的艺术形式表现中国的故事,让老百姓接受了它。今天当我们重这个电影的时候,青春的往事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