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人文化?先讲两则小故事
一次在法国,3个中国作家一同乘坐法国外交部的车去郊区。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作家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一个作家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下来一位先生,对司机嘀咕了几句,然后回到车上,把车靠到边上。这个作家问是怎么回事?司机回答:“他说,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他还说,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一位中国游客跟随在澳大利亚生活多年的朋友去悉尼近海捞捕鱼虾。每次网拉上来后,那位同胞总要一番挑选,然后将剩下的鱼虾大部分扔回大海。中国游客不解。那位同胞答到:“在澳大利亚只有符合国家法规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中国游客说:“远在公海,谁管你啊?”同胞淡淡一笑道:“在这里,不是什么都非要别人来提醒来督促的。”
这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文”其实并不高深,他就是文化,就是素质。它既是孕育一个民族公平、正义的母体,又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寻常生活里。它是一种植根、积淀于人内心的法则和秩序,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良知,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承认约束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