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号这天,赶在送我的学生还未起床,我早早地提着相机上街了。
安乡县城,多么熟悉的地方!那是蹉跎岁月里知青唯一休闲和回味城市生活的去处。记得县城从西向东,到猪行打止,宽不过半里;由南到北,到县一中打止,长不过一里多。一个最恰当的比方,那时我们从安乡人民医院起刁一根烟,走到县一中烟还没有抽完!那时从船码头上岸,走到县照相馆的十字路口,横竖一两百米的正街上,集中了县城最好的商铺和电影院、剧场、新华书店;多少次在这里改善生活,多少次在这里购物和玩耍,它在我们知青心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今天的五一广场和步行街!
30多年以后,安乡县城已经发生巨变!原来的县城面积可能只是现在的七、八分之一,其繁荣程度已经不亚于90年代的长沙。县城有了“香港步行街”“澳门步行街”等亮点(可惜这次我没时间去了),有了俨然的宾馆、酒肆和高楼,有了好几趟公交车和满街的的士。安乡的“吃文化”听说也很有名,湖南卫视曾作过报道。这次在街上,早早地就看见人行道上的火鍋连成一片,吃早餐的人们就在悠闲地品味火锅的美味了。不到9点钟,一支结婚的迎亲车队把一条不宽的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其主车虽不是“奔驰”“宝马”,却也不在“丰田”之下。想起当年在安乡时,看到的结婚挑脚盆、围桶和南边大柜的情景,真是晃若隔世!
9点时分,我们师生七人到县城有名的“津市刘聋子粉馆”早餐,餐厅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那个生意之好,长沙的早餐店都不能比拟。我们点的是“牛肉、牛杂火锅”,外加熟土豆、卤干子、炸鲫鱼、哈密瓜,粉是下在火锅里吃的。说来不怕网友们笑,我这个“大城市”来的“贵人”,还真为这“小地方”折服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美味的粉。
我站的位置,就是当年我们下安乡轮船起坡的码头,轮船就是从这上方开过来的
对岸的“柴山”是我们过渡去安康的渡船码头
近40年前,我们下船后可都是从这个闸洞口进入安乡县城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