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词:黄素嘉 作曲:朱南溪
《丰收歌》创作于1963年底。当时农村在战胜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特别是江南水乡更涌起了生产热潮。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几位编导同志深入到南京沿江地区采风。在访问、学习的过程中,激起了创作欲望,提出要创作一个女子群舞,黄素嘉和李玉兰研究了结构并写好台本,我看后觉得很好,当即激发起了我的创作热情,只用了五天时间,从引子到尾声一气呵成。舞蹈排练也很顺利,在南京首场演出就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该舞蹈在第三届全军文艺会演中,获得优秀作品奖。随后拍成电影,音乐还灌制了唱片,上海文化出版社、北京音乐出版社都先后出版了单行本和音乐总谱(张慕鲁配器)。这个舞蹈风靡全国,流传极广,不少文艺团体出国演出过,《东方红》大歌舞(第一稿)也用了“丰收歌”。1964年北京首都在庆祝建国十五周年的游行队伍中,有数百人唱着“丰收歌”,跳着“丰收歌”的舞步通过天安门广场。当晚由我团演员在天安门城楼的联欢会上演出“丰收歌”,受到毛主席、朱委员长、刘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赞扬。1965年,我团出访阿尔巴利亚、波兰、柬埔寨和印尼时,都把此舞作为重点节目,受到国际友人的赞誉。后来,罗马利亚、朝鲜艺术团访华演出时,为了表达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还特地排练了“丰收歌”在我国各地演出,同样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该舞后来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经典作品,荣获“金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