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和湖边湿润的山坡。茎中空,可造纸、编席等,根茎可入药。在湘北洞庭一带的水边、渠边、路边,长满了芦苇草,以前没有正眼看过它,总想把它从自己的视线里清除掉。因为芦苇野生,遍地开花,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农民把它比作“墙头草”,风吹两面倒。乡下还有一句关于芦苇的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下乡的地方虽说是丘陵地带,村前的河沟每年谷雨过后,那矮小的芦苇草越长越大,越长越绿。它不但用它的弱小身躯抵挡着狂风,而且用它那特有的生命之绿吸纳着风沙。每当在酷暑季节田边劳作累了、饿了,我就躲进芦苇丛中偷闲,这样生产队长看不到我,还可以为我们遮阳美美的睡上一觉梦回娘的身边。
回城后,每当我开着火车往返于河渠地带,都会发现铁路养路工们用干燥的芦苇的身躯围成的网络状屏障。主要是为了防风固土,抵抗暴雨侵蚀铁路,保证来往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
我没有亲眼见过芦苇草造纸和编成席子,但我见过水库边上的人们把一捆一捆的芦苇拉回家经过加工编成帘子或者链子,围院子或者拉出去卖。
芦苇被人们砍掉、挖掉、割掉、烧掉,牛羊们吃掉的,都是他们有形的躯体,但砍不掉、挖不掉、割不掉、烧不掉的是他们无形的生命、精神和灵魂,待到来年开春时,春风吹又生。我想象中芦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喜马拉雅山,顽强的生命力可以改变它所处的地貌,无论什么恶劣的气候环境都可以让它深深扎下根而生生不息。芦苇的生命力无人能比,唯有能够与芦苇媲美的非当年知青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