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2006.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replyid=3080&id=316&page=1&skin=0&Star=1
此帖是枫林2005-9-22 12:35:04写在自己文集里的,那时候乡音上湖南知青网也还是新兵。认识大家的李姐(我比她大,叫她琳琳)也是从这个帖子开始的。现将此帖送给新来家园的知青朋友们。手中正好接到消息,廖哥今天出院,琳琳是接了先生回来安顿后就立刻给我发短信的。
题目《后知青时候人物系列 李姐》
有一种叫作“知识青年”的人,曾经在中国历史上一场如火如荼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出现过身影,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这些己经不那么年轻的人各自陆续回到了城市。为了生存,他们依旧需要拼搏。若干年后,他们各自的生活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人生,他们有的成了知名教授、艺术家、商界成功人士;他们有的仍挣扎在社会的边缘:下岗、无业、微薄的工薪者。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依然具有那种浓郁的常人不可理喻的“知青情结”,这成了他们战胜挫折,勇于向上的精神源泉。 — 题记
认识李姐是很有戏剧性的:在一次老知青的大型活动中,退休闲居了二年的我,也想去看看这些昔日的老知青伙伴们在“知青酒楼”里捣腾些什么内容的活动。刚入酒楼,见一间门上标有“知青外勤组”的房子,便欲推门进去,耳鼓忽然响起一声霹雳:但见我先就认识的一位知青负责人正怒目园睁地喝斥一短发中年女同胞。惊愕中,看到他的一只手几乎指到这女同胞的鼻尖,嘴里只是在讥讽和怒斥:“这是你做的事?你回去!”细看那女同胞脸上沁出了细碎的汗珠,脸上却仍保持着微笑,并不急着去反驳什么,显见她是在操劳中陡遇这不期而至的“风暴”。原来,她刚刚在办公室无人的时候接了一个外地知青咨询的电话,这脾气暴躁的负责人怪她讲错了话,误了他的事。于是才发生了这场莫名的近乎山摇地动的喝斥。我当时嘴未说出心中却不免想到:如此区区小事何须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实在为这位陌生的中年女子抱屈。在感叹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之余,我认识了这位沉静而勤勉的女同胞,她也是下放江永的老知青,与我同岁但大月份,大家都叫她李姐。
我这才知道,长沙老知青们为了筹备“第二故乡情”已正式成立了几个办事组,李姐与其他近十位女知青是在后勤组,专门负责为这些来访的知青“爷爷”、知青“奶奶”端茶送水,迎来送往;为筹备组购买一应物什,提供后勤服务的。以后我进一步了解到,后勤这工作其实是挺难做的,完全义务担任这工作不说,对认识的、陌生的、性格秉性各异的老知青来客要尽其所能,让他(她)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要热情而详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还要四处奔波外出购物,满足组委会的工作需要。累,是她们的第一感觉;也许还有受气,这是“搭”着来的,还有因公“扮在饭桌下”—不能按时吃饭也是经常有的事,至于有时贴自己的钱,做大家的事的情形,恐怕只有李姐自己心里明白。听人讲,李姐在做这些“公家事”时,确实贴过一些钱。出于好奇,我曾私下问过李姐,是否“倒贴过”。李姐却很淡然地说:“大家都是知青,这都是做自己的事,没关系!”
李姐的快人快语、乐于善良助人是她为人的一大特征。今年春节过后,忽然接到她一个电话,说是“求援”的,正纳闷间,听她语速急促地说:“有个女知青,没工资收入,离婚了,家境很贫困却病重住院了,想邀几个人去看看她…”按她提供的地址,找到那个医院时发现己有数位均为李姐“求援”来的人等在那里。在李姐的建议下,大家凑了份子,也算是聊表了大家一点心意。此类事经常在我们中间发生,而“牵头者”无一例外地都是李姐。
自二00二年初我即从单位退了下来,闲居无事甚觉无聊便想到了上网,除玩玩游戏便是到各种各样的论坛灌灌水、发发帖,近二年来,先后向几个专业文学网站发了约五十万字的“回忆文章”。原想是激活脑子,延缓衰老,并无什么有当“作家”的想法,平时也不大与人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李姐谈起电脑和网络。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李姐竟然对电脑谈起来并不陌生,语虽谦虚却了解到先我上网一年。闻听我有那么多“垃圾文”发在网上,赶忙掏笔将发文的网址一一记下,其虔诚,其执着令我汗颜。以后很有一段时间不见李姐了,有天突然接到了她的电话,说是将我“所有的文章都通读了一遍”,这话让我感动之余,只是觉得李姐做事的认真。
人近花甲之年来学打字上网,眼花手拙,字音皆忘,其难度可想而知。令我大开眼界的是,第一次到李姐家看到电脑上方贴有二幅硕大的供幼儿学拼音的《拼音图》,李姐说她的打字是从她孙女这张图学起的,先是一个音符字母尝试着打,熟悉键盘后,再来将整版的报纸文章打上去,直至熟练。想象着李姐老花着眼睛,埋首在键盘上的那种充满韧劲的执着情景,我无言。令人值得欣慰的是,李姐学习电脑之旅己经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除能娴熟地打字上网外,还是湖南知青网站一位辛勤的、人人夸奖的好版主呢!李姐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出于知青网站采访的需要,与厚道的丈夫商量后,毅然花近六千元购了一台质量较好的摄像机,这部机子为知青网时空的拓展担负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姐有一句话让我深思:人的生命有限,做点有意义的事,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为这句话,李姐也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地奔波。
李姐生性热情好客,隔不了几天便会邀上三五个“难兄难姐”去她家聚会打牌聊天,欢乐终日。一日,李姐打电话来,邀请我们几位常来常往的朋友去她家打牌。我们先后到了她家,却并不摆开牌局,脸上显得神秘地说要租一处地方让长沙这些老知青“老有所乐”。原来,李姐早就瞄上了她爱人单位的一处“离退休活动中心”,此处有舞厅、棋牌室、卡拉OK厅、健身房,是中老年休闲健身的好所在。几天来的奔走,己与有关负责人谈了个初步意见,确定每周日为老知青的活动日,对方水电全包,年租费也就六千元左右。我们听了这消息均觉条件不错,一致同意并推举李姐为牵头人,就此事的最终签约而筹措经贵、联系有关人员。
那天的牌局未成,大家的心情却是无比欢欣。
“好事多磨”的效应也反映在这件事上,因为知青群体中,不同的意见和主张总会有的,事情的发展有时显得一波三折。为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李姐又奔波于各个有关人之间,解释、说明、疏导,虽说时有委屈的事让人唏嘘,但最终将此事与“活动中心”成功签约,园满办成。从此,长沙的老知青们每周有了一个老有所乐的去处。
鲜为人知的是,李姐是个心脏病患者。在完成这些公益事业的进程中,烈日的炎威,穿梭的劳顿,让李姐有好几次犯病了。看到她面色苍白、胸脯疼痛的病容,我们劝她悠着点,她总说“没事!”但她的那种佯装轻松的神态总让人担着心。
平凡的人缺少传奇,经历的凡人小事也难以入书,却是在坚实的生活泥土中扎根,体验着凡人的艰辛,感受着凡人的快乐。因为真实,才会让你感动。一个人并不会预知自己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但你若以一颗积极而感恩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你便会有满意的收获。人哪,如同你踯躅在熙熙攘攘的十字街头,望着别人匆匆如云的步履,回忆过往岁月的那些或甜蜜或苦涩或亮丽或阴翳的日子,渴求能自天外吹来几许蕙风,掠过纷纷飘落的花瓣,游入自己死水微澜般的心空,真真切切地感动了自巳,也就感动了别人。如果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驿站的话,那么,我们的人生快车已驰入了离终点不远的驿站。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我们经历过人生的风雨,经历过时下青年们无法理解的艰辛岁月,岁月磨砺过我们的意志,淘洗过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练就成一双惯看风云的睿眼,历练成淡定从容的秉性,那些世俗功利的观念,那些鸡肠小肚的人生偏见早应被我们抛到九洲海外。于今,我们面对轰然而至的灿烂夕阳,每一个小时犹如一枝笔,每一天的日子犹如一页笔记,都在记录着一行小字: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于我,无来由地溢美一个人实非本人秉性所为,忽然想起要写写李姐这些平凡小事,实为这些难见波澜的小事体现了一个普通人对精神生活的执着追求,而这不正是我们这一辈人在平凡生活中要追求的精神风范吗?
2005年9月20日于白沙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