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原创]太平街“吉胃”粮商旧居探秘?

您是本帖的第 65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太平街“吉胃”粮商旧居探秘?
安乡农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74
积分:1815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安乡农夫

发贴心情
[原创]太平街“吉胃”粮商旧居探秘?

山人兄评说的“吉胃”是大粮商的住家,进去看看我们再说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门脸不大,进去后一个天井模样,左边有楼梯上二楼,屋顶两面有天窗为采纳光线而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得二楼就是数间小房子,每间约10平方左右!粮商用这么多小房子干什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山人兄评说“吉胃”二字是粮仓之意,这是毫不怀疑的。但进入门后却有盛名之下其实难乎之感,其一,门脸退让一步,而没有以往豪门深似海之感!其二,楼上房间隔成数间,不雅也欠气派,完全是旅舍匆匆过客小住之感。  

  问得做维修的师付,他们也说法不一,一说为茶楼、二说酒楼。旧时俗称上青楼为喝花酒!因此,难以断定了。    

     殊不知太平街的修复者有何考究!如果张冠李戴兴许会闹出笑活来了。如果是青楼也不是上档次的了,比起旧时的小瀛洲高级青楼就差远了  

          瞎说一顿,切勿当真权当笑料。不过有兴趣的朋友可去领略一番,探寻其究也是件愉快的事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7 22:48:20
同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450
积分:1587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同歌

发贴心情
山人说的差不多,但我认为是粮食货栈(也就是粮商),因为我住的那条碧湾亍尽是大粮仓和打米厂,我家对门的“兴和”打米厂是长沙最大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为五一文仓库,起火整整烧了一夜),粮仓的柱子和横梁都有电杆那么粗,横的竖的有三层再铺楼板,太平亍未改造前我公司就有三个仓库。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7 23:04:14
笔架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694
积分:1324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7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笔架山人

发贴心情

我觉得,“吉胃”门外靠左手边(面对门)那个房子才是堆栈,两层,长宽之比大概是1:4。门里边是住家的。

当然,这也不过是推测而已。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8 16:01:19
沙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84
积分:120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沙阳

发贴心情

       清末民初长沙粮食行业开始分化为以加工为主的碾米业、以储粮为主的粮栈、以代客买卖为主的粮行和纯零售的米店4个自然行业。1908年曾国藩之女婿聂缉规在长沙开设的协丰粮栈小有名气。1918年机器碾米厂有“茂丰”、“义丰”、“李承盛”等,其中茂丰米厂日产大米 l万余斤。到1934年,长沙机器碾米厂已发展到78家,连同碾坊197家,年产大米36万石,其中以福星街永丰碾米厂产量最高,年产达4万石。外地客商来湘采购谷米多在长沙设行,其时长沙粮行达48家、豆麦杂粮行62家,形成粮商云集、购销两旺的局面。堆栈业增至60家,储存容量8.25万吨,沿河一带的潮宗街、碧湾街、太平街、福胜街栈库林立,营业称盛。据长沙海关统计,1905一1934年长沙口岸共出口谷米1813万石,占全省海关输出的84.56%,这些粮食来自滨湖各县的约占88%。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0/8 20:38:53

 4   4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6250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