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滩偶遇记
工作之余,闲暇之时,常常去知青网站和论坛走走,在那些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我仿佛回到了上山下乡的年代,没有了大千世界的嘈杂,也没有了拜金主义的贪婪,更没有市场经济你死我活的争斗,知青网便成了我梦中栖身的港湾。
今年的国庆节来到了,由于工作的原因不能休息法定的七天。节前与单位的同事们聚餐后回到家中,妻子在客厅看电视,咪子在房间中嬉戏玩耍,我坐在电脑旁开始了知青网站的浏览……。
先去看看“老三届”网驴友们新疆归来的报道,“老三届”网在广州,是我参与的第一个知青网;又去看看浙江和湖南知青网的文章;陕西知青和北京知青网也是必去的地方。因为我是一名老三届知青,从陕西走向了广阔的天地,又来到了北京工作和生活,在湖南和浙江知青网有许多相好的朋友,所以每次都会去这些地方驻留和发帖。
中国老三届网是我几个月前偶尔发现的,打开网页,网络大学的众多栏目展现在荧屏上。再看看注册会员,好家伙!足有好几万!再看看发帖数目,每天怎么也得有好几百。我想,知青网站的建设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建设者们忘我地投入了几乎全部的精力和时间,还要操心支撑网站运行的经济来源,中国老三届网在这些方面可谓是独树一帜,给网站增添了活力又无商业糟粕的气味!我的两篇作文:“献给忘我的知青网站建设者”1、2,也参考了中国老三届网的运行模式。这两篇文章发表后,知青朋友们给与了很大的鼓励和表扬,由于我来中国老三届是新生,就没敢在这里发表。
随着思绪,我打开了中国老三届网,由于爱好写作文,所以一般我只来文学草堂浏览学习,有时也发几篇作文与草堂笔友交流。上的网来先看看有无新文章发表,再看看我的帖子有无人点评,突然一则聚会通知映入了眼帘:“定于
按照工作的安排,正好三号我要去上海开会,但不知能否成行和时间能否安排,还担心与草堂的朋友没有见过面,去了是否尴尬。
三号下午我到了上海,上海的天气真热!穿上了短衫短裤,溜达在衡山路的林荫下,五点多钟了,离聚会的时间越来越近,我犹豫了,去,还是不去?网上并未说定餐的桌号和姓名,空中客车何等美容?参加的草堂笔友是哪方英豪?都不得而知。正好身边停下来一辆的士,容不得多想,上车告诉师傅去中山路外滩的金砣岛大酒店。
金砣岛大酒店坐落在外滩的中山路上,对面是灯火辉煌的东方明珠,脚下是美丽如画的黄埔江,画舫飘荡在水面上,传来阵阵的靡靡之声,夜上海的风韵揪动人心!
我来到酒店四层的江景花园,只见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园餐桌,男女老幼围坐,服务生的吆喝声,客人的祝酒声,江风的飒飒声汇成一片,让人陶醉在这花天酒地之中。
上楼时问了服务生:“老三届有无定桌”?服务生不知所云,答道:“没有姓老的定桌”,我差点笑出了声!不能怪人家,现今谁还能知道老三届为何物?
呵呵!俺自幼离家,飘流江湖,难道还找不到咱老三届?举目望去,看到了靠阳台栏杆的桌子旁有一个人,好像与聚会公告跟帖上的照片相像,我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问道:“这里是老三届聚会吗”?那人答:“是啊”,我赶快做了自我介绍,便被热情地让座了。我仔细瞧瞧大家,没有一人认识,唯一看过照片的可能是空中客车吧,随后大家都报了网名,原来,我认定的客车兄据然是“快鹿”。还有广西来的李子、苏子,杭州来的胡子,江西来的一束淡蓝,上海的上网截击和方丈,横跨京沪的舒亦等。
不一会,来了两个人,上网截击和快鹿说:“客车到了”,大家鼓掌欢迎。我仔细打量,客车真是名不虚传,近百公斤的体重,近
空客兄拿出了国宾茅台酒,点了足足一大桌的鸡鸭鱼肉虾,席间频频举杯,为远道而来的苏子、李子等人接风。
酒过五旬,菜过十几道,开心的话儿已过了几千句!大家祝愿中国老三届文学草堂越办越好!祝福老三届的网友们建康快乐!祝福远道而来的草堂笔友们旅途愉快!感谢A380给大家铺垫了相聚外滩的舞台,感谢大家—无论是来聚餐还是路远没有来聚餐的草堂朋友们的真情相待!
这就是我在外滩的偶遇,网络语言“偶”也是“我”的意思,偶遇既有神秘的故事,也有“我”与中国老三届的朋友们相逢的缘分。
这次外滩偶遇记,给我欢度国庆节日增添了快乐的心情!谢谢!呵呵!还收到了子燕6的老婆饼、胡子的山核桃、李子的开运佛珠!那日大家来京,老土必以二锅头相报,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