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起读报,见《潇湘晨报》10月2日A3版“湖南时政”版一篇报道,转贴如下。时政???!!!不错,是时政。不过不要杯弓蛇影,谈虎色变,过于紧张。虽是时政版面,不过是介绍长沙三汊矶(不是林彪出逃坐的“三叉戟”)桥头公园的文章。
长沙东桥头公园迎客 2007年10月02日 14:28 远看像张家界里的名山,近看像云南和广西的石林,侧看像湖中的半岛……山的一侧有瀑布,内有楼梯直通山顶。我省最大的桥头公园——长沙三汊矶大桥东桥头公园昨日全面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该公园属古典园林风格的休闲公园,公园内矗立着长沙最大的独立假山。长沙市民将因此而新添休闲观光好去处。
三汊矶大桥东桥头建设是长沙市“一洲两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桥头公园占地面积达5.76万平方米(相当于86.5亩),是银盆岭大桥东桥头紫凤公园的两倍多,面积为全省已建成的跨河大桥桥头公园之最。
据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景观工程师黄泽斌透露,三汊矶大桥桥头公园以传统造园手法去营造山水自然环境,公园分南匝道公园和北匝道公园两大公园。北匝道公园包括流光溢彩广场、玉带桥、双檐亭、览翠帆和叠石假山。流光溢彩广场通过铺装的色彩营造一个“吸引人进来”的氛围;玉带桥用全石料堆砌,是一座真正的石拱桥;叠石假山采用张家界石英砂岩堆砌形式,堆砌成峻峭、挺拔的生态景观石山。
南匝道公园包括步步为营广场、景石广场、休闲广场、塑石假山、仿木栈道和折桥。步步为营广场有5个大小不同的圆形广场,按照从大到小的序列组成,使空间比例活泼而有趣味性;景石广场配置有特色的黑松、罗汉松和一些石景,形成一种雅致的空间;塑石假山高达15-17米,山上有倾流而下的瀑布,在15米左右设有一观景平台,登上平台可以看到三汊矶大桥雄伟壮观的桥形,可观赏湘江和大桥周边景色;仿木栈道是供游人亲水用的,池中小岛为景观小岛。整个公园植物布局形成围合空间感觉。
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汊矶大桥东桥头公园南北两个匝道公园有较大水池,水池驳岸也都是自然式驳岸,池子里的水由浅入深,与周围假山形成湖光山色景观。
[稿源:潇湘晨报]
[作者:斯茅庚]
大记者的文章已经介绍得够详尽了,连同两个“之最”。突然似乎懂了点当记者的基本功:要善于突出特点,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于是昨日与老伴一起,专程驱车探路一游,先睹为快,发点PP与知青网友分享。
从芙蓉北路驱车一直北上,过捞刀河,左拐弯,远远可以看见雄伟的三汊矶湘江大桥。桥头公园就在河东引桥头,实际上就是利用了桥头双向下桥的南北匝道围成的两个巨大的圆圈空地,如果从高空俯瞰,应该像蝴蝶的双翼,或是两个巨大的花坛。
虽然刚刚报道,因为赶上长假,开车来游玩的人不少,还有骑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的,也有不少人走路从大桥的旋梯上下来。人都是爱新鲜的嘛。不过,看来以后应该要开通公交车,方便市民休闲。
公园里建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石舫水榭:
好桥,好桥,真正的正宗祖传双曲石拱桥!试推了一下,结实,稳如泰山,不像那豆腐渣工程。
这就是号称长沙最大的独立假山:
园内遍植各种名贵树木,桂花、玉兰、银杏、罗汉松,这种树冠上长着红艳艳的嫩叶的不知叫什么树?
木芙蓉开得正妍,叫人想起那句“秋风万里芙蓉国”的诗句。
园里游人很多,这个天真浪漫的女孩正在追蝴蝶,回头一笑:
碰到两位园林工人,实际是承包花草树木的农民。他们告诉我,这些树木花草都是最热的六月份栽种的,总算栽活了。看到他们满脸的骄傲和欣慰,我为他们照了两张像,向美的辛勤创造者致敬!
园里立了块告示牌,但没有管理人员。说是“全面完工”、“对外开放”,要挑点刺的话,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不光是出告示,应该配备管理人员、清洁员,应该设置些供游人休息的长凳,设个卖矿泉水的小卖部,应该建个公共厕所,否则,假山的深处便会变成“方便之处”了。
呸呸呸,发了上面这张不雅的照片,仿佛我的键盘、显示器和手上都沾染了臭气,似乎自己成了专揭人隐私的下流小报的狗仔记者。不过这也是客观现实,方圆数百米没有建筑,内急的人只有出此下策了。
桥头公园紧畔湘江大堤,看来随着湘江风光带和新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这里还会建设得更好,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地方。好地方需要大家来爱护。
朋友,有空你也来走走?记得上过卫生间再来,不过也许到你来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