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
|
2004-8-11 23:05:48 心情:困惑 天气:多云 温度:32 ℃ | | ——读《石破天惊逗秋雨》 早就听说《咬文嚼字》的编辑金文明写了一本余秋雨散文批判的书,书名叫做《石破天惊逗秋雨》,而且也听说了金文明和余秋雨之间关于此事的论战,但一直不愿意读这本书,因为心里有点排斥,觉得这本书写的无非就是文人之间常见的口水战,或者是以吸引眼球、哗众取宠作为卖点的一种书罢了。 昨天到图书馆去,无意在书架上又看到了这本书,于是我随意翻看了几页。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吓了一跳!我一向崇拜的余秋雨散文竟然有100多个文史知识错误,有些重大的错误简直令人无法原谅,甚至说无法饶恕才算更确切一些。因为他的文章的确在制造史实混乱、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石破天惊逗秋雨》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人物史事考辨》、《时、地、书、名》、《职官旧制考辨》、《文词音韵考辨》。这本书以大量详实的史实和文献资料为依据,对余秋雨散文中出现的文史问题进行逐个考证和辨析,通过逻辑严密的论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读后,我唏嘘不已,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崇拜和喜爱余秋雨散文的文学青年来说,不读,那岂不是要被余秋雨书中许多错误的东西左右一生、蒙蔽一生吗?! 余秋雨的散文真有那么糟糕吗?《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两本书总共才40多万字,其文史差错竟然有100多个!对于金文明所说的这些,你相信吗?余秋雨究竟都错在哪儿了?下面我将列举一些: (1)道家和道教不分,前者是哲学名词,后者是宗教名词,而且他错误地将吕洞宾说成是道家始祖(见《洞庭一角》)。(2)尧的女儿(舜的妻子)娥皇、女英被说成是舜的女儿(见《洞庭一角》)。(3)法国著名作家雨果(1802-1885)还没有出生,就去参加了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是不是很荒诞,但这的确出自余秋雨的笔下(见《脆弱的都城》)。(4)在1918年的文学革命中,化名“王敬轩”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林纾)斗争的钱玄同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刘半农(见《笔墨祭》)。(5)死去的柳宗元竟然能为自己写碑文,岂不神哉?(见《柳侯祠》)(6)名人的生卒年份、人事、历史事件纪年差错连连:苏轼创作《江城子》时是40岁,但在雨秋雨的笔下,《江城子》竟提前三年诞生;范仲淹被贬竟然推迟一年(本应是1045年);宋代大哲学家朱熹(1130-1200)在余秋雨的散文中竟然提前一年去世!(7)东西流向的洛水有东西之称吗?但余秋雨的散文中分明写着“洛水之西”!(8)明初水乡周庄的大富豪“沈万三”被写成了“沈万山”,而且这个沈万山竟然为自己建造了沈厅(实为后人建造)。(9)《康熙字典》被说成是《康熙词典》;《神奇秘谱》被说成是《神秘曲谱》。(10)没有做过皇帝的司马昭竟然会被大臣钟会称为“陛下”;做了一个六品小官尚书吏部郎的山涛竟然被余秋雨称为“担任着一个很大的官职”。 当然差错远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列举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更为严重的是,为了做足文章,有时候史实到了他手里,竟成了随意拿捏的泥团,主观臆断、随意猜测成了他写历史史实的常用办法,他想写成什么就写成什么,全然不顾历史的本来面目。还有,在某些文章中他还表现了某些恶俗的审美情趣,如他在《西湖梦》中为妓女苏小小大唱赞歌,说她是“从对情的执著大踏步地迈向对美的执著。”真不知他要把读者引向何处?! 读完这本书,我真得很震惊!一个完美的文学偶像在我心中土崩瓦解,轰然倒塌! 余秋雨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一位博学而儒雅的散文大家,他的历史大散文文情并茂,雅俗共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他能以高超的文学艺术手法深入浅出的谈论历史人物、诠释历史事件,在文坛独树一帜,影响很大,很受文学爱好者和广大中学生的青睐。但谁知道他的文化散文中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史知识错误!这就是那位经常在电视上、网站上露面,抑或演讲、抑或做嘉宾、抑或做主持人的知识渊博的教授的作派吗?这能算严谨的治学态度吗?这能对得起喜欢他文字的读者吗? 余秋雨,你害苦了读者!你为何不忏悔?
| 文一崇 | |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