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让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创出一条DV通道,这就是湖南知青的公共频道。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 李卫斌:用文学麻醉伤痛

您是本帖的第 66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李卫斌:用文学麻醉伤痛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25281
积分:16481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发贴心情
李卫斌:用文学麻醉伤痛

李卫斌:用文学麻醉伤痛

  http://www.4808.com/xb/xb56.htm

网络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它让天南地北的人们聚拢在一个虚拟空间中,使天涯变为咫尺;它又逐渐荒废冷淡着人与人之间曾经炽热的情谊,让原本熟悉的逐渐陌生,同时,又让原本陌生的变得熟悉。

    我的网龄很短,和我十四五岁的学生差不多。在网上,除了逢年过节给熟人发个卡片,捎个问候,平时我同陌生网友聊天并不多。

    在我较为固定的几个陌生网友中,有一个叫李卫斌,和我的名字只差一个字。

    我是在读大学结识他的。那时我建了一个主页,是一个纯粹的个人文学空间。他通过我的网页结识了我,并毛遂自荐地介绍了自己的诗歌。

    他很自豪地告诉我,如果在“搜狐”的搜索引擎中键入他的名字,就会跳出有关他的若干诗歌连接,比如“榕树下”等一些文学网站为他开设的诗歌专栏,和一些转载过他诗歌的页面。

    其实,在浩若大海的网络中,他留下的这些蛛丝马迹,几乎可以被忽略,或者很快就可以被人遗忘。

    在我结识他时,他很喜欢写诗,但算不上纯粹的诗人,他的诗也算不上真正的诗,尤其是在这个“不懂诗歌”的年代,他的诗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典型的业余诗人写的,直抒胸臆,单纯通俗,充满理想主义,偶尔还有一些生造的词语和不太通畅的句子。

    有一次他要我猜他的文化程度,我想他顶多也是个高中生,但我善意地猜了大专,他告诉我,他只是个初中生,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充满自豪而自信。

    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个残障人士,没有了右手,因而要用左手执笔、打字写作。36了,还没成家。他说他的伤还不止这些。我没见过他人,但我能隐约想象他的残疾有多严重。他是个失业者,没有了生活来源。身体的残疾注定了他这辈子的付出的艰辛要比别人多得多。

    出于尊敬,我在主页的“网友作品”栏中推出了他的诗歌专集。我的网站每天的来访人数不多,而去打开他的诗歌链接就更少了。但我可以想象,他每次上网,都会去查看那个页面一下,希望会有新的朋友给他留了言,写了评论。

    后来他也做了自己的主页,那是由一个大型网站的站长资助的,取名为“生命之颠”。他是这样自我简介的:

    “原名:李卫兵。1966年3月8日生,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文艺》杂志记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博士生教材和《改变中国》等书籍自学者。前几年曾经由于爱国给中共中央办公厅领导写过信和发过电报,春节期间曾经祝福过全世界人民和全中国人民!可是,本人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受到的伤害。当过渔民,通讯员,民办教师,核算员,1987年4月15日夜晚,由于原大同第4蒲圻扬家岭砖瓦厂购买新机器真空泵在一次事故中,我造成重残废:没有右膀,右下颌骨粉粹性骨折,头部开放性骨折2级脑外伤面部破相和喉部气管切开等复合重伤……左手在网吧学习电脑知识学习打字学习写作,曾被医学界专家教授和实习军医誉为:‘生命力很强的人,是活着的生命奇迹!’”

    他时常向我索要一些诗歌刊物的地址,他说他最希望的是拥有一台用于写作的个人电脑,他热衷于加入各种文学团体,并倾其所有去鲁迅文学院进修,只身闯荡北京,希望能圆他的文学梦。

    有一阵,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推介我加入“世界华人诗歌学会”之类的团体,我不忍谢绝,但我知道,对于文学,它仅是我儿时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如今就要醒了。

    对于李卫斌来说,文学就象是麻醉药,即麻醉肉体上的创伤,也麻醉心灵深处的苦痛。

    可喜的是,诗歌的爱好,让他获得了精神上的一些寄寓,在写诗本身上也进展很快。

    有一次,我在给学生上现代诗歌单元时,将他一首诗歌《生命树》引用到了课堂上。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以他的诗歌作为范例,一是以他本人的事迹教育学生。

                   生命树

          你说落叶是我即将干涸的泪滴
          你我说落叶是我赠予大地的唇印

          你你说落叶是我凝望春天的眼眸
          你我说新绿是我打造的名片生机

          你你说我的生命树将会在寒冬变得瘦骨嶙峋
          你我说我的收获会在秋风中依旧眺望着沉思

          你你说我的枝头将再看不见鸟语喧哗
          你我说我的躯体里蕴藏着繁荣的辞令

    这首诗对比他最初的作品,具有了很葱茏的诗歌韵味。其实他的原诗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为了让学生能读懂,我替换了一些显得晦涩的用词,然后使诗句字数整齐,两两对应。

    后来,他对我说,诗歌不能太呆板,整饬,参差的表达也许更富有跳跃感。他的语气有点较真,我无以解释。只是我感到,他已经逐渐成了一个较真的诗人。

    湖南师大校友、经济学家何清涟说,综观芸芸众生,人有三类:身在路上,心在路上,神在路上。绝大多数人属于“身在路上”,一辈子为了糊口,为了充饥,或者为了名,为了利,而辛苦奔波,最后都难逃恺撒之悲;极少极少的人是“神在路上”,比如孔子、释迦牟尼,他们留给人类的是化育万物的博大的慈爱,凝聚熔铸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还有少数人是“心在路上”,他们为心灵的自由和远大的理想而生活,追求的是一种尊严和崇高。

    李卫斌,不愿意做苟且存活的“俗人”,他也成不了大彻大悟的“圣人”,不妨将他归属为“心在路上”的一类人吧。

    祝愿他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附:李卫斌诗作选    李卫斌个人主页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26 11:56:51
利拉乖乖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利拉
等级:版主
文章:7019
积分:4653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12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利拉乖乖

发贴心情

开心快乐每一天http://www.56.com/p67/v_MTQzNTc2MDg.html
http://zhuguliang.bokee.com/info/createUserinfo.b
QQ群:35084010* *http://photo.163.com/  http://bbs.56.com/forumdisplay.php?fid=635
zhuguliang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29 11:39:40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2.35938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