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放江永的日子里,长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说实在的那些语录、阶级斗争、你死我活、忆苦思甜……等都象过眼的烟云没有什么印象了.在今天改革开方的日子里,回忆起来觉得这些再教育它什么味都有,就是缺了一点人味。
在田间地头有一位叫做蒋贱荀的老农民休息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些古训,虽然言者无意,只是闲谈。但这其中饱含人性的哲理,让人永远也忘不了:
一十不离娘,
二十不同房,
三十不情敌,
四十不赊账。
五十不同谋,
六十不献方。
七十不留宿,
八十不留餐。
初听怎么也听不明白,不懂解。听老人讲解才大悟,连连称妙。
一十不离娘:人生的最大不幸是十岁前离娘。
二十不同房:人到二十左右不论男、女都有自己的隐私了。最好与兄弟或姐妹、父母分居。各自小屋独居好。
三十不情敌:人到三十尚未结婚,算得上情埸饿鬼一个,如果与这种人为情敌凶多吉少。
四十不赊欠:人到四十上有老下有小,是人的一生负担最重的时候。跟这个年龄段的人搞赊欠不是明智的。往往是收不回账还得罪了朋友,最好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大大方方相送为上策。
五十不同谋:人到五十完懂得了自我生命的可贵,这个年龄段的人比较自私、胆小怕事。只要感到自危就会吓得尿裤子。又因其社会阅历深,最会为自己利益老谋深算,很难对负的。
例如:秋收时生产队为了解决在春天青黄不接时社员的吃饭问题,隐藏一部分粮食不上交。这种机密危险的内部行动,最好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不要参加,跟这样的人同谋说不定要坏事!
六十不献方:方——非正规医药方处,人到六十有病最好送其进正规医院。对医学一知半解的人万不可随意献药方或保健品给老人。因为老人的身体情况无可奈何的在走下坡路,万一出了事,是药方造成的后果,还是源于本身的体弱,责任就分不清了。如果怪罪于你,你吃得消吗?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餮:老人饮食起居都规律都已形成了定式,随意改变对老年人的生活规律是很危险的事,必须顺其自然,小心呵护才是孝敬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