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极左路线横行的年代,农村地富子弟讨不到老婆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一现象差一点在我们民族的一代人中形成一种逆淘汰。
不过话又要说回来,虽然当时确实有这种逆淘汰的苗头,但凭我们的感觉,逆淘汰似乎并没有广泛、具有统计学意义地发生。因为在一些地方,在淳朴的农民中,也有按另外的思想方式行事的。我的朋友久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给我讲的一个发生在他转点的那个队的有趣故事,其主人公,就是按另一种思想方式行事的典型。
下面是久哥的那个故事。
X爹是我们队的老贫农,是一个有点怪的人。X爹有两个女儿。我在队里几年,看着她们从十四、五岁的妹子长成二十上下的姑娘。这两姊妹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穿得也不怎么好,但她们红润的脸庞、佼好的面容,以及勤劳的品质、开朗的性格,使她们浑身上下都透了一种健康、淳朴的美。为此,来X爹家提亲者不少。可对那些看似条件不错的提亲者,X爹却一概没有应允。
X爹要把他的女儿放给什么人家?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到了大家耳朵里:X爹把他的大妹子许配给了本大队的地主子弟。
听到这个消息,大队支书坐不住了。他跑到X爹家,说,你一个老贫农要站稳阶级立场啊!你妹子这么多好人家要你不放,为什么要放到四类分子家?大队支书革命的大道理、现实的厉害关系讲了一大箩,X爹就是不听。问他看上了地主家什么,他别的没说,只是说“他屋里根把好”(根把的把读第四声,锄头把的把)。
过了两年,X爹的二女儿又要放人家了。与上次一样,X爹又把女儿放给了一个地主子弟。不消说,阶级斗争的弦绷得很紧的大队支书又跑到X爹家。做思想工作无效后,支书甚至祭出他的杀手锏——要开群众大会斗他。斗就斗,老贫农X爹不吃这一套。看来,X爹是吃了称铊铁了心。问他为什么要把二女放给地主家,他还是那句话“他屋里根把好”。
“他屋里根把好”,当时人人都认为是句胡话。不过这句话在几年后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一些说明。改革开放后,X爹的两个女婿很快就因为经营得法成为当地的富户。他们最先砌了新屋,很快又帮自己的岳父及两个小舅子砌了新屋……
什么是“根把好”?我也大概明白一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