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教师节,从报上看到一篇介绍谭仲池与老教师几十年情谊的文章,颇有感触。
一个人从发蒙起,接触得最多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这其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使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我也一样,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后来的成人学习,接触的老师也不算少,但使我至今念念不忘的,却是小学五、六年级的
事情要转回到四十五年前,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过后,苦日子的后期,小学生每天几两米还要搭什么红薯丝、玉米、蚕豆等,吃得一个个黄皮寡瘦,但学业却不得耽搁。
从一年级起,我们就是女老师当班主任,可能考虑到快毕业了,这时学校给我们班派了个教语
肖老师中等个,园园的脸,极普通的形象,唯一有特点的就是牙有点暴,所以上嘴唇翘翘的,好象随时要跟人说话的样子。他的到来给我们班男同学首先带来的惊喜就是随便,因他实在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比起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教我们的那位女班主任要和蔼得多了。所以在他面前,我这从小脸皮薄的学生也增加了许多自信。
下面一件事就是最好的佐证。
从加入少先队起,几年来我就梦想要当肩佩二条红杠杠的中队长,五年级时终于如愿以偿了。但有一档子事我却总是十分畏惧的。那就是每当学校有重大活动,少先队都要搞队列式,就是全体少先队员站在学校操场上,每个班一队,中队长站在队列前,一个个班挨次向大队长报告人数。经典的话语是:报告大队长,我班人数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如果有未到的简要说明情况,最后一句——报告完毕。就这简单的几句话,我却羞于出口。但这次自己当了中队长,推是推不掉的,怎么办呢?这次又碰上了队列式,快轮到我报告了,紧要关头,仍是虚汗直冒,脚打哆嗦,硬是迈不开那个步。我正寻思用个什么办法来化解这个窘状,一眼敝见坐在前排,脖子上也系着红领巾的肖老师。他似乎知道我正在寻求帮助样,面带微笑,用肯定的眼神,朝我点点头,随即瞧也不瞧我了。一下子,我象六月天喝下一杯冰水,马上心跳放慢,竟鬼使神差的、连自己都不相信地完成了这个仪式。有了第一次,以后碰上这样的场面,我就再没有打过哆嗦了。心里无数次地默神,肖老师,真的感谢你。
转眼两年快过完了,毕业前夕,肖老师请假去看了一次病,没几天又回来给我们上课,但精神差多了,脸上虚胖虚胖的。我们那时都还小,也不知道体恤老师,仍是每天缠着他。那时他还没结婚,家里又在县城,学校就是他的家,办公室是我们的第二教室。每个同学差不多都被他上过小课。
直到我们都考完,他才住进了医院。当我们拿着各自考取满意的学校的通知书
到我们中学开学不久,就听到噩耗,肖老师病故了。这么可亲可敬的一位好老师,正当青年,还没有成家立业,就为了怕耽误一个毕业班的学习,竟英年早逝。真是可惜。
肖老师像一支蜡烛,燃尽了自己,只为照亮别人;肖老师就像一只春蚕,吐尽了蚕丝,却奉献了一生。
再过几个小时,今年的教师节就要过去了。人们是否在热闹了一天以后,完成了慰问和拜访之后就等着明年再来重复今年的仪式呢?但愿尊师重教能在全社会形成风气,能使像肖老师这样的好老师不再遭到不幸。要是肖老师是今天得了这样的病,我想决不会出现当年那样的后果。肖老师生不逢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