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教的心路历程
一九七0年的十月,我所在的单人学校前任女知青罗静突然生病回了长沙。大队书记找到我,要我暂为罗静补缺,我懵懵懂懂答应后走进了山村小学,谁知进入这里便是六个年头,罗静老师再也没回学校,我也一直不知她的下落。 当年,我们下放的偏远山村有不少单人小学,都是复式班。这所小学校有四个年级,最多的一期有30来个学生,山区条件虽艰苦,但孩子们相对都很听话,多数学生家境贫困,两块钱的学费交起来常有困难,于是,我也学着当地老教师带单人校的方法,带孩子们走“五七”指示道路,尽我所能搞勤工俭学。挖塘养鱼,拖竹尾,种稻谷,栽红薯,捡茶籽等等,将这些劳动收入为孩子们减免学费,首先两个学期每人减免一元,慢慢地学费全部减免。其实,全部减免的总数也不过上百几十元,可在当年,为这每学期的上百几十元却付出了我和孩子们太多的辛劳与汗水。家长们高兴得不得了,后来大队部的小学要调我下山,山上的家长竟然鼓动自己的孩子休课。我郁闷至极也别无他法。 六年后的冬天,我招工返城,第二年为充实教师队伍,我被抽调到城内一所条件较差的学校任教毕业班兼班主任,而此时的一切困难与当年的单人学校相比,一切都不算什么啦,只不过城里的学生比山村孩子调皮有过之! 也缘于我对影视剧的喜好,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一个平凡女教师不平凡的精神曾深深打动过我,九十年代初,《烛光里的微笑》中的王双玲老师以慈母般的爱赢得了学生的心,《十六岁的花季》中的童老师以她独特的教育方式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喜爱。也缘于对同行偶像的崇拜,我自始至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无怨无悔。 一九八0年,我来到人民路小学,就这样,我与红领巾,与班队会,与可爱的,淘气的孩子们亲密接触数十年,直到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