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蛙鼓声声
十里蛙声出山泉
儿时背诵的古诗中,有宋人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国人熟悉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因为诗人用最通俗明白的语言,描绘出乡村初夏最常见的景象,人人读了都会有共鸣。江南夏夜的蛙鸣,是美妙的天籁之声,记得童年到乡下,曾经被蛙声震惊。白天玩得疲劳,晚上倒头便入睡,夜间做梦竟到了战场上,只听见枪炮噼啪,金鼓齐鸣,震天动地的声音将我惊醒。醒来,那巨大的声音仍在我耳畔回响,一阵响似一阵,如万人擂鼓,轰鸣不绝,整个世界都被这声浪填满。这是青蛙的大合唱,是生命在天地间发出的奇妙呼喊。年轻时也曾在城乡交界处住过,初夏时也夜夜听到蛙鸣,现在回想依然觉得美妙。
古代的诗人当然不会忽略了这大地上的奇妙天籁。在我读到的古诗中,凡出现蛙鸣,大多是美妙的声音,如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吴融的《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周朴的《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来鹄的《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还有很多写到蛙鸣的诗句,读来都让人感觉余韵不绝,如“蛙鸣夜半寻荷塘,误作星辰友人灯”;“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昨夜蛙声染草塘,月影又敲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