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报道
摸父亲遗体验证自己猜想
[网友观点]刚割下的草由于其细胞并未立即死亡,因此细胞呼吸仍然继续,并能够产生少量热量。由于堆积造成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失,因此会发热甚至是自燃。
他听人说人死后尸体的某些部位要发热发烫,随后尸体还会变重。1995年,冯的父亲刚断气时,他就特地摸了一下父亲的七窍,发现果真如此。
[网友观点]人能够感觉到的温度高低,是相对于人自身的温度而言。假如将双手放在冰水里泡上几秒钟,再放入20度的水中就会感觉很热;假如放在40度的水中泡上几秒钟,再放入20度的水中就会感觉很凉。同样20度的水,体表温度不同感觉会不同。人死亡后,体温降低到室温还有一个过程,用冰冷的手去接触,仍感觉到温度很高。人的感觉不能代替仪器的准确测量。
22年投资近百万做研究
为印证这个结果,他四处凑钱做实验。1998年底,他辞掉了丰都县水利电力局的工作下海经商。几年间便成了拥有十多家企业的集团公司董事长。
“书籍、设备加上他20多年来到国内外做学术交流的费用花了近百万元。”妻子称,“这些年来,他从未间断过搞科研,有时晚上只睡4个多小时。”
钱学森弟子登门验证实验
冯劲松的实验是把一块在15摄氏度的室温下的普通铁块(或其他金属、陶瓷等),放到能精确到万分之一克的电子天平上称重为93.2593克,然后把它放到电炉上加热到300摄氏度时,其重量称得是93.2387克,当把它放在冰箱里冷却到零下18摄氏度时,发现其重量为93.3059克。它表明,铁块加热后比室温状态下减轻了0.0206克,冷冻后比室温状态下增加了0.0466克。冯认为,称重变轻是因为温度增高后,万有引力减小。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谈到物体相对运动速度引起质量变化。
[网友观点]他的实验室在他的家里完成的(有照片和上述文字作证),在这种情况下做实验本身就会受到很多干扰。不同的称量质量实际上是利用物体的重力来测量质量。学过物理和化学的人都知道,低温或者高温物体周围空气对于称量会有干扰;另外物体所携带的水分在低温下会增多也会对称量有干扰;高温下较活泼的物质(如铁)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也会对称量有干扰。这些干扰是非常正常的。以此说明物体的质量受温度影响,就如同一个不懂数学的人说,1+1=2我也会做,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大不了。
新闻纵深——物理专家:新现象从未被发现
[网友观点]现有的物理以及化学理论,完全可以解释低温或高温对物体造成的各种影响,包括对质量的影响。可笑之处是,热力学根本就不是来研究物体质量及引力的理论!他却将热力学和物体重量拿来发生关系。
范教授昨天还兴奋地称,日前经过中国科技情报中心查新证实,尚未发现有类似的记载,确定该实验是一个崭新的、从未被人发现过的物理现象。
冯劲松的个人介绍(资料来自冯劲松个人主页)
冯劲松,男,1962年5月20日出生,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重庆新大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新大集团高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有:《狭义宇宙相对论》、《广义宇宙相对论》、《宇宙相对论量子力学》、《氢原子、氦离子、氦原子内电子的运动速度和轨道半径的实测与研究》、《关于光电效应、热电子发射、康普顿效应的力学解释》、《论高温超导性的机理》。
取得的技术性成果有:“室温超导材料制造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91100429;“受控热中子态核聚变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92103512;“原子内电子运动瞬时速度和轨道半径测量方法及其DV仪”,发明专利申请号:0010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