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如树
人生在世,皆望幸福。但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欧洲中世纪教父哲学家奥古斯汀则认为,幸福就是“忍耐”,就是“期望未来的解救”和“来世的解救”,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则说,幸福是“爱自己甚于爱别人”,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则认为幸福就是“对己对人都有利”,因为,“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对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人来说,也许,幸福如树是合适的。
树者,木本植物的总称也。它生不择地点:或在山区、或在平原,或在路边、或在庭院;长不问条件:或在赤日炎炎下、或在寒波淡淡中,或一直坚守在旱地里、或始终挺拔在水路旁;用不讲价钱:或被用做顶梁柱、或被当做铺轨木,或被做成各式家具、或被粉成多用木浆,她一生无怨无悔,年年笑对风霜雨雪,乐莫乐于日日趋新;她在生命的轨迹里,进取是不息的,性格是乐天的,因而,幸福也是永驻的。
更可贵的,幸福如树,在于树所具有的根扎大地、身随四季、魂系苍生的作派、作风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