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旬报》主编老友东方之河,要我写稿,因时间来不及,赶不上《旬报》的正版,特附在《旬报》后面,以示我对《旬报》三期出版的祝贺。
一个怀着深深知青情结的知青——苦椎山人
我一直不认识苦椎,凭着在网上的了解,给他做了个名录,并附上点评:
逐步在网上看到一些报道,现实录如下:
1.关心知网,发帖如云,荣升元老:
2.热心公务,积极参加知网活动:
详见知青娃的报道:
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7&ID=35614&page=7
3.心系下放地,出谋划策,慷慨解囊,捐资20000元,建知青桥:
张坊镇东的禹门山下,良田千倾。民居依山而建,一字延伸;浏阳河发祥之一的小溪河,贴镇而过,小溪潺潺,流水清清;一座不大的石山牛扼岭,将河水改了成牛扼状,山势险要,流水不惊;毛泽东当年张坊遇险地,离此不足500米。正可谓:有山,有水,有田园,有风光,有故事。
可现在的水位下降,由于采沙,河床已经是千疮百孔,面目苍凉。溪不成溪,河不象河。生活垃圾堆在河边,确实很不协调。古老的筒车,水碓,纸坊,榨坊,由于现代生活的兴起,已经找不到它们的身影了。取而代之的都是那钢筋水泥和有如蜘网的电线。
张坊天成的自然风光,如稍加再造,就可以给这个号称“湘东第一镇”的地方,带来更大的发展。我的初步见解是这样的:
(一) 提高水位 平整河道
将牛扼岭大桥的闸加高1米或者更多。水位高到在禹门的公路旁能放竹排为宜。当然,要少淹良田。竹排的行驶距离视淹田的多少而定,航程是可短可长的。利农为本。将采沙遗留的砾石堆平坑,让河道平整。既方便行排,游人下水嬉戏,也多一份安全。
(二)完善硬件设施
将能够在张坊境内找到的与水有关的筒车,水碓,纸坊,榨坊,整体搬迁到禹门河边。有使用价值的就使用之,没有使用价值的就观瞻之。手工造纸,制陶的玩艺儿实用化,让游人乐于参与。这些项目可以延续500米。茅舍,农具一应俱全,蓑衣斗笠可随时披挂享用……。要让身临其境的人,流连忘返;要让还在竹排的人们远远望去,就急于光顾。何愁银子不来呢?也有个前提:不造成污染。
(三)寻求伙伴,联合经营
大围山旅游已成气候,要“靠”上她的名气。争取旅行社认可。
大围山和张坊的旅游项目不雷同,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是不一样的。要让游客有兴趣从围山东麓下山到张坊。这事离开旅行社很难办到。做到了一票制游玩围山和田园,就能让游客在张坊呆上半日或一天。人气的兴旺,可是张坊人民梦寐以求的噢。
一句话,张坊要靠“水”做文章。大围山是看瀑听泉,我们的张坊则要靠小溪河的田园风光才能出人头地。大洞岭不成其为障碍,四十八道弯只能给人们带来“进山啦”的感觉。问题是山里面,有什么能吸引人的地方。东麓东麓,那就不是看山了啊!
本人非业内人士,也不是专家学者,仅凭对第二故乡的情感,写出点个人看法。目的是想为老区的建设,出点小点子,以显赤诚之心而已。 (苦椎山人)
【按语】我被苦椎点点滴滴的事迹所感动。如果我们都能象他那样,为曾经下放的地方尽自己的所能做一点实事,那么“知青”就会成为树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