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江永知青是我省下放时间早、延续时间长,知青人数集中、影响较大的一个知青群体。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江永知青 → 重温梁祝

您是本帖的第 53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重温梁祝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重温梁祝

在一个个老人的娓娓诉说中
在梁祝魂归的月色灯影里
我们拨开岁月的烟尘
走进一个浪漫的旧梦——
重温梁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文仅以河南省汝南县一地的梁祝传说,引领读者重温一个凄美的爱情传奇。

  1

  “梁山伯、祝英台,埋在马乡路两沿儿,

  西边埋的梁山伯,东边埋的祝英台……”

  在汝南梁祝传说里,故事发生在汝南县境内的原马乡镇和大王、和孝、三桥等乡镇,方圆数十里。与上世纪30年代钱南扬、顾颉刚、冯沅君、黄朴等我国知名学者提出的“梁祝故事应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仅此而已”的梁祝河南中心说极相吻合。

  如今,马乡镇已更名为梁祝镇。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一直存有梁山伯墓、祝英台墓、泪井、一步三孔桥、曹桥、红罗山书院、白衣阁等最为完整的梁祝故事遗址,流传着许多梁祝的故事和传说,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童,都能讲述和传唱。

  祝英台的故居叫朱董庄。在今汝南县梁祝镇东南。传说,当时员外祝公远有个小女儿,聪明伶俐,爱好诗书,跟着哥哥们私塾求学。因聪敏过人,老师赞她“女中英杰,才高如台”,故取名英台。

  梁山伯故里叫梁岗,在祝英台故里西北18里处的和孝镇。千百年过去了,这里的群众提起山伯,仍称他“俺村的梁傻子”,就像称呼邻家小伙儿。梁山伯在乡里也是憨厚得出了名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31 12:21:36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在一个个老人的娓娓诉说中
在梁祝魂归的月色灯影里
我们拨开岁月的烟尘
走进一个浪漫的旧梦——
重温梁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

  梁祝的故事,就是从这两个正直进取、一心向学的少年前往十数里外的红罗山书院读书开始的。

  为了求学,女扮男装的英台离了家,与书童说说笑笑,走了十八里路,累得气喘吁吁,恰巧遇到一座小桥,名曹桥。桥下流水潺潺,桥边有一凉亭,正是歇息的好地方。更巧的是,这时走来了从梁岗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的梁山伯。山伯虽一袭布衣,但玉树临风,气度不凡。两人一见,如金风玉露相逢,言谈甚欢,便撮土为炉,插草为香,义结金兰。

  曹桥在今和孝镇境内,距当时的英台家、山伯家和红罗山书院各18里。如今,桥边亭子早已毁弃,只有小桥依旧,现在是村民们歇脚纳凉、做活儿闲谈的好去处。桥下流水脉脉,似还依稀折射梁祝二人的倩影。

  红罗山在今常兴乡境内,高十多米,为商周遗址。当地百姓叫台子寺。这里绿树环抱,四面临水,环境幽雅,正是读书的好地方。传说,梁祝二人在这里促膝并肩、同窗共读3年,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

  现在,这里仍是学校,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像当年的梁祝一样,书声朗朗,勤奋刻苦,又自由自在。

  红罗山脚下有鸳鸯池,碧草青青、蝴蝶双飞。鸳鸯池畔有眼小井,今叫梁祝井。红罗山的学子们曾在这里投石逗鸳鸯,轮流从井中担水,走几十层的台阶送到书院。英台投石子或担水的姿态、吃力状都极类女孩,惹来浮浪少年的嘲笑,梁山伯总能挺身而出,为英台解围。当时,英台是否已萌动了少女情怀,倾心相许了呢?斯人已去,流水千载。栏杆拍遍,也无法追寻古人情思。

  红罗山书院后面有棵树,曾是一棵生机勃勃、巨大无比的银杏树。相传是梁祝读书时共同栽下的。这棵树参天入云,郁郁葱葱,十数人不能合围,树阴百米。却在浩劫横肆的年代,被层层砍削,盖了一座大礼堂,现在仅存丈余高的树心。这刀砍斧斫的树身,见证了历史沧桑,也见证了梁祝深厚的友谊,似在喻示着梁祝爱情历尽磨难,真情恒远。

  红罗山书院东南100米,存邹佟夫妇墓。邹佟,梁祝的老师。传说,英台挑水时湿了衣衫,换衣服时被细心的师娘发现是女儿身,就在梁祝同睡的床上设了界牌。当地群众至今还在传唱祝英台踢界牌的故事。

  三载同窗三载情,梁祝的身影早已映入红罗山的千年厚土。在红罗山的静穆和沉默里,我们看到了一块块晋砖,一幅幅斑驳的晋时图案,似乎在描述着梁祝促膝并肩两无猜的动人情景,诉说着那逾越千古也无法湮没的爱情绝唱。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31 12:23:11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866
积分:3208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6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在一个个老人的娓娓诉说中
在梁祝魂归的月色灯影里
我们拨开岁月的烟尘
走进一个浪漫的旧梦——

不能忘怀的爱情故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1 12:01:02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重温梁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十八相送”,是梁祝爱情中最辉煌又最富喜剧色彩的篇章。梁祝在红罗山书院三年同窗共读,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情谊。但渐渐长大的英台越来越无法掩盖自己的女儿身,只得告别老师和学友,在梁兄的护送下,走上了回家的路。

  “走一洼,又一洼,

  洼洼里头好庄稼。

  高的是秫秫,

  低的是棉花。

  不高不低是芝麻,

  芝麻地里带打瓜。

  有心摘个尝尝吧,

  又怕摸着连根拔。”

  (秫秫、打瓜等是汝南方言,秫秫即高粱,打瓜即小西瓜。)

  “走一庄,又一庄,

  庄庄黄狗叫汪汪。

  前面男子大汉你不咬,

  专咬后面女娥皇。”

  相送路上,充分展示了英台的聪明才智,她遇景设喻,一会把自己比作女娥皇,一会把两人比作鸳鸯,用一个又一个机趣生动的比喻,向山伯委婉表达着自己的爱慕之情。但憨厚质朴的山伯却怎么也不往英台是女孩的思路上走。这也许是他们第一次出现的不和谐,直气得英台骂他是“桑树勾担榆木桶,千提万提提不醒”。

  诸多流传于当地的民谣,曾被著名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冯沅君于1932年搜集并在梁祝论证文章中采用,发表于《国学周刊》第二期。

  都说山伯傻,其实,现在看来,山伯只不过是纯净无邪罢了。包括英台,不也是这样吗?同榻三载,不肯暴露自己的女儿身,不也说明她的纯洁无瑕吗?英台追求的,不是现在所谓的“曾经拥有”。她所追求的,是不违背道德而坚贞纯净的感情,是完美而长久的幸福。梁祝爱情的美,也正在这里。

  英台无奈,只好谎称家中有一小妹,以为小妹和山伯为媒,约山伯日后楼台相会。

  楼台相会,山伯才恍然知晓金兰结拜的英台“兄弟”竟是女儿之身。但此时已没有了相会的欢乐与甜蜜,只是悲剧的开始,英台被父亲强许马家。

  当时的楼台,今天早已不见了踪影。天若有情天亦老,历史也不愿留存这伤心之地。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13 14:26:28
马畔闲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388
积分:311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8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马畔闲人

发贴心情

    《梁祝》绝唱,

     永恒的经典!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13 17:41:37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866
积分:3208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6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梁祝》绝唱,

     永恒的经典!

讲得好!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15 10:24:31

 6   6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7.09668 秒, 3 次数据查询